科举制度,用严格的考试选拔读书人中的精英,进入朝堂。因为严格(至少宋代、明清都极为严格),所以一定程度上有公平。这让中小地主,甚至富农子弟,也能进入统治阶层中,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王朝的稳定。
相比九品中正制和各种所谓的选拔制度,那些制度,往往只让大地主阶层中的士族能进入朝堂。所谓上品无寒门,而科举制度,则让普通的大地主、中小地主都能进入朝廷。
匿名回答于2021-11-23 07:53:49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
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匿名回答于2022-02-15 17:34:24
第二,允许士人(读书人)向所在州县官府报名应考,无名额限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
第三,通过逐级考试的方法,筛选人才。在人才选拔上,基本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
匿名回答于2021-11-23 07: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