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一样。 在晋朝,朝廷的决策机关与行政机关逐渐分立。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依序独立出来,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西晋承袭曹魏,中书监职权甚重,名实方面俱称为宰相。由于地处枢近,虽然官位在尚书令之下,但权力在其之上。同时门下也自中书分到部分权力,共同掌管决策,尚书则掌管行政。尚书的内部架构发展较为充分,在西晋即有省、曹、郎曹三级机构,“八座”之官。中书及门下直到东晋方扩张机构,中书省分局曹以协理奏章,门下至晋哀帝时建立门下省。后来皇帝为了提防权力渐盛的中书省,以门下省参与政治以牵制之。由此看来,各省已分开,符也不应该一样。
匿名回答于2019-07-20 23:22:09
皇帝的秘书官。
到了秦汉时期,国家政权主要分为相权和皇权,丞相辅佐皇帝统治官吏,但相权和皇权经常互相争夺。尚书是什么官?在西汉时期,汉武帝设五位尚书,汉成帝也设尚书,大臣们的上文也要经过尚书,虽然他们的地位不高,但他们有很大的权力。东汉时,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匿名回答于2021-11-14 18:03:08
晋朝最重要的机构是尚书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台,也叫尚书省,魏晋以来并用,直到南朝后期才固定称省。晋朝尚书台组织比东汉、曹魏时候更加严密。公卿权重者录尚书事。尚书令为首,尚书仆射为副。尚书令、仆射办公处称都座,有左、右丞。左丞负责尚书台内部禁令及庶务。右丞负责库藏庐舍及远道文书奏章。都座以下有列曹尚书,初设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后改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
东晋则设吏部、五兵、左民、度支、祠部五曹。尚书下有三十五曹郎(尚书郎)。东晋时只设十五曹郎。从组织构成上可以看出,尚书省是朝廷内外、中央地方各项政务的集汇处。
匿名回答于2021-11-17 06: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