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局势?

春秋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三个时期之一,他们形成的主要特点就是而这三个时期最大的特点都是 历史形成:


  东周末期,王室对诸侯国的管辖力度大为减弱,甚至诸侯国呈现出不朝拜、不纳贡的局面,从而出现了春秋时期,主要代表是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宋庄公、楚襄王(又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襄王、越王勾践、吴王夫差),但当时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立挺周王室,从而立起“正义”大旗,为称霸做基础,后来三家分晋,形成了战国时代.而东周王朝灭与秦国.


  东汉末期,宦官专权,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后来黄巾起义,朝廷无力镇压,于是就借助地方势力来镇压起义,而这无形中给地方势力成长的机会,起义镇压后,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而朝廷方面,自献帝登基以来,先后经历了董卓之乱、李郭之乱,后来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傀儡,曹操死后被曹丕所废,东汉灭亡.西晋存在时间很短,经历了三个皇帝以后就被少数民族感到南方.西晋被灭以后,东晋王朝跑到长江以南,和少数民族隔江而望,后被大将刘裕所废。,东晋灭亡.

匿名回答于2021-07-06 18:02:58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匿名回答于2021-07-08 19:17: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众多,有魏、蜀、吴,西晋、东晋、前秦十六国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这个时候北方民族交融加强,南方经济发展,在这基础上,各民族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发展总体趋势是:北方民族交融,南方经济发展,国家趋向统一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03:12:4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