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杨小哀和左伯桃故事?

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各个诸侯之间互相争夺吞并,天下少有行仁义者。当时唯有楚元王尊崇儒道,善待读书的儒士,因此许多读书人闻风响应都投奔楚国而去,这其中就有左伯桃。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但读书勤奋,当时已具有王佐之才,文得楚元王慕人好义便辞别邻友直奔楚国而去。时值隆冬季节,风雨交加,伯桃冒雨而行。夜晚投宿,遇见另外一个读书人羊角哀。羊角哀的情况与左伯桃相似,也是父母双亡个人独居而酷爱读书。两人一见如故,惺惺惜惺惺,结为异姓兄弟。伯桃大角哀五岁,于是为兄。

雨停之后,左伯桃劝羊角哀与自己一起上路求仕。羊角哀欣然答应,两人一起上路。行了两日,又赶上阴雨连绵,羁旅店中眼看着盘缠将尽,没有办法,两人只有冒雨前行。谁知天公不作美,雨不但没有停,反而狂风大作,变成了漫天风雪。最糟糕的是他们所出之地方圆百里没有人烟。衣服单薄,寒风刺骨。

雨下得越来越紧,左伯桃实在受冻不过,于是他对羊角哀说:“我想百里之内一定不会有人家。粮食将尽,衣服单薄,如果将两人衣物、盘资合用一人前往楚国一定能够到达,如果两人一起去,即便不被冻死,也会被饿死。我将身上衣服脱下与贤弟穿上,你拿着还剩下的粮食挣扎而去,不用管我。等你见了楚王,他一定会重用你,到那时你再来葬我也不迟。”羊角哀听了说什么也不肯,扶着左伯桃继续前行。走了不到十里,伯桃说:“风雪越来越紧,咱们还是先找个地方避一避吧!”后来他们看到一株枯桑,正好避雪。但是,那株枯桑只能容得下一个人,于是角哀便先扶伯桃坐下。罢桃让角哀敲石取火,找些枯枝生火御寒。等到角哀取柴禾归来,只见伯桃脱得赤条条的,衣服叠好放着,角哀看了,大吃一惊,“哥哥你这是干什么?”伯桃说:“我寻思已经没有别的法子了,贤弟不要耽误时间,赶快穿上衣服,负粮而去。”角哀抱着伯桃放声大哭。伯桃劝慰道:“如果我们都饿死,谁来埋葬我们?”角哀说:“如果那样的话,我愿意将衣服脱给哥哥,我宁愿死在这里。”伯桃说:“我平时多病,你的身体很好,并且你的学问还比我好。如果见到楚王一定会做大官,那么我死也就值得了。”角哀劝之再三,但无奈伯桃死意已决,推开衣服欲跳溪水自尽,角哀再欲劝解,突然伯桃神色陡变,四肢抽搐,说不出话来,只以手前指楚国让角哀离去。无奈,角哀再拜挥泪而去。

角哀忍着寒冷,半饥半饱来到楚国,一见楚王对答如流,楚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楚王摆设御晏款待,封角哀为中大夫,赐黄金彩缎无数,角哀再拜而流涕。楚王大惊,问其所为何事,角哀便将左伯桃脱衣并粮之事一一奏知楚王。楚王及其大臣都唏嘘不已,于是楚王问角哀有什么打算。角哀说希望告假几日回去安葬伯桃,楚王点头称是,追赠已死伯桃为中大夫,并派人随角哀前去安葬。

角哀安葬伯挑已毕,后夜得一梦,亦自刎而死,说是与伯桃死后为友,更令人唏嘘!

匿名回答于2021-03-13 02:24:26


羊角哀和左柏桃两个人是一对好兄弟。两个人的干粮只够一个人吃,左伯桃牺牲了自己,让羊角哀去求功名。左伯桃死后给羊角哀托梦,因为自己的坟墓靠近荆将军的坟墓,自己一直遭受他的压迫。

后来羊角哀直接在左伯桃的坟墓前自杀,去帮助左伯桃抵抗荆将军。

匿名回答于2021-08-13 22:31:33


故事的起点,是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当时的社会环境逐步趋于稳定,不过大多数地区的人民刚刚从动荡的战争年代回归到正常生活,所以汉朝最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这段瓶颈时期,用来修复战争损伤还有招贤募士。

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在他的封地楚国,发布诏令招纳天下贤士,以求安民定国之法。

西羌积石山的左伯桃听说此事后,便选择前往楚国,成就心中大业。他当年已过五十岁,孤身一人上路,不巧正值隆冬时节,天气情况恶劣,有一日风雨交加,左伯桃左右四顾发现周围人烟俱灭,找不到落脚处,他只好继续迎难而上。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左伯桃前行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在一片密林深处发觉一间茅草小屋,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小屋的主人便是羊角哀,羊角哀当时仅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书生,胸中有着雄才大略,可是竟无处施展。左伯桃前来叩门拜访,请求住宿一夜,羊角哀欣然应允。

左伯桃见羊角哀家徒四壁,唯有满柜书籍琳琅满目,便知他与自己一样同为读书人,找到同好之后,二人遂有了说不完的话题,相聊甚欢,左羊二人身世相似志趣相投,同时性情豁达,重情重义之人。

二人遂结为异姓兄弟,羊角哀从左伯桃口中得知,楚国正需要人才,左伯桃劝他,明日起早一同上路,相互成就一番事业,羊角哀喜不自胜。

左伯桃羊角哀天人永隔

左羊二人,都不是富裕家庭出身,经历了几次风雨和疾病的摧残,身上所带的盘缠,很快就用尽了。

左伯桃继一次风寒之后,身体再没有好转,在一次暴风雪中,他们被迫再次停止行途,左伯桃提出去前面的枯树暂避,假意让羊角哀去远处捡些枯枝好用来生火,羊角哀自然遵照兄长的指示。

不料回来时只见左伯桃赤身裸体地躺在一片茫然的雪地之中,身上的所有衣物整齐叠好放在一块石头上,羊角哀赶到时,左伯桃已经奄奄一息。

羊角哀大哭,左伯桃说道:"我已垂垂老矣,自己才能皆不如你,病体残躯何以为继?衣物干粮皆是有限之物,又为何浪费在我这样的人身上,你赶快穿上这衣物,带着干粮前往楚国,我就留在这里,等着生命逝去就好了。"

羊角哀哪里是这样见利忘义之徒,他还记得二人结拜之时所立下的豪言壮志,决心要左伯桃与他一同上路,左伯桃只了一口气,他说:"继续耽搁下去,我们二人都只有死路一条,若是这样白骨何人埋?弟大可先独自前往楚国,待到来日成功立业,不忘旧时之情,便已是极大慰藉……"说罢立即撒手人寰,弟兄二人从此阴阳相隔。

羊角哀痛哭一场,临时草草埋葬了左伯桃,在他坟前立誓,但得微名,必定厚葬。后人诗云:"寒来雪三尺,人去途千里。长途苦雪寒,何况囊无米?并粮一人生,同行两人死,两死诚何益?一生尚有恃。贤哉左伯桃!陨命成人美。"

仁义之士羊角哀护兄自尽

羊角哀最终顺利到达楚国,找到了楚元王刘交招纳贤士的驿馆,顺利出仕入官,颇受楚元王的赏识,官至中大夫,羊角哀没有忘记当年自己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来到楚国的,也没有忘记在那个雪天左伯桃对自己的嘱托。

羊角哀面呈楚元王,将左伯桃舍身为人,不计生死之事,一一奏知。楚元王听闻感慨良久,他从未听说过世间竟有如此真情,立刻着人下令,追封死去的左伯桃为中大夫,赐厚葬,以告慰他在天之灵。

羊角哀领命听旨,转日携兵丁前往左伯桃当日葬身之地,重修墓室,撰写铭文,将左伯桃事迹传遍乡党,百姓含泪而祭。

此事曾在西汉《烈士传》有过记载: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倂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若说本事也应该告一段落,羊角哀后来又因何在左伯桃坟前自尽身亡呢?这又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启。羊角哀处理完左伯桃的后事,又回到楚国继续做他的中大夫。

这样过了几年,左伯桃幽魂入梦,羊角哀又惊又喜,却只见兄长涕泗横流,俨然一副颓废之像,连忙询问因为何故?左伯桃说起自己在地下颇受欺负,原来羊角哀为左伯桃另迁往的风水宝地,也埋葬着另一位名人,此人便是死士荆轲。

左伯桃在梦中对着羊角哀祈求希望他能为自己迁坟他处,以求安生。但是又能迁往何处呢?对于古人来讲此为大忌,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为此。

羊角哀醒来之后,勃然大怒,未曾想兄长在泉下也不得安宁,第二日便前往荆轲庙,打砸神像,势要火烧庙宇,最后被当地居民拦下。但是羊角哀终难以平息心中之恨,他与左伯桃阴阳相隔,看来只有自己也去那阴曹地府,助兄长一臂之力,打败荆轲方能平息此事。

羊角哀在左伯桃墓前自刎离世,侍从赶到时已是尸体一具,哭过一场,为羊角哀与左伯桃合葬一处,后经过一夜,众人惊奇发现远处果然被夷为平地,荆轲灵灭。

匿名回答于2021-11-04 09:09:01



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听说楚王“招贤纳士”,他就冒着严寒风雪奔向楚国,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家,受到羊角哀热情接待。当夜,两人抵足而眠,共谈胸中学问,谈得十分投机。

第二天,他们就结为兄弟,并决定结伴一同前往楚国求功名。谁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阴雨做难,后风雪又来拦路,他们盘缠用尽,身上衣服单薄,所带干粮又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左伯桃想,如果两个人都去楚国,那就都去不成,一个人单独去,那还有希望。

于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脱给羊角哀,逼他独自走。羊角哀坚决不肯,也要脱下衣服给左伯桃,让左伯桃独自去楚。两人争执不下,左伯桃以自杀来劝,最后羊角哀怀着无限悲痛,取了衣粮,悲伤哭泣着离去。

在楚国得官之后,羊角哀立刻回到左伯桃冻死之处,埋葬了左伯桃的尸体。左伯桃的陵墓临近荆轲墓,夜夜受其侵扰。感于左伯桃的势单力孤,想到“脱衣共粮”的真情往事,羊角哀决定自刎而死,葬于左伯桃的墓旁,并帮助他解除了荆轲阴魂的袭扰。

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羊左之交”,也称“舍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

匿名回答于2022-02-04 03:42: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