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是对三公九卿制的发展与完善,但二者之 间也存在众多的不同。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朝;三省六部制确立与隋朝,盛行于 唐朝。
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3、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趋向于完善。
匿名回答于2021-08-26 22:24:09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荣誉职务)。地方官制
虚设(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这里还有爵位级别,但是不是官吏级别,你看看。
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匿名回答于2021-08-26 23: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