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姓是当今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邱、丘二字同音,虽在古代通用,但作为姓氏,清代以前的古书上绝大多数用“丘”而不用“邱”;作为地名,则大多数用丘。
到了清朝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颁发诏谕指示,孔圣人名“丘”,为了尊敬先师,后人必须避讳。凡是姓“丘”的人,必须在“丘”字的右边加上“阝”成为“邱”,地名如有“丘”字则改为其它名字。
从此,“丘”姓族人都奉旨改姓“邱”。 故有邱氏族人本姓“丘”之说。因此,邱姓与丘姓同宗同源,在清代以前为丘姓,自清雍正以后分为邱、丘二姓。由于丘姓在清代才有人改为邱姓,所以早在南宋时钱塘儒生所编的《百家姓》中,便没有“邱姓”,只有“丘姓”,排名在第151位,而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新百家姓中,邱姓排名第77位,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7%。
匿名回答于2021-08-29 02:04:28
丘姓的起源
一个据说是出自姜太公,作为周朝开国第一功臣,当时姜太公被周武王分封到了齐地,而当时齐国的都城就是营丘,所以姜太公其实也有齐太公之称号。
然而在当时这个时代,如果不是姜太公的嫡系正宗的话是很难继承姜姓的,所以当时有部分后代就以营丘的“丘”为姓氏,称为五氏,史称丘姓正宗。
第二种说法是来自于“上古八大姓”之中的妫姓,春秋时,陈国建都宛丘,邾国有一个地方口峒弓丘,就如同上文所言,当时上古时期对于姓氏要求很严,而无法继承姓氏的人便以当地的地名为姓,这又是丘姓的另一个起源。
第三种说法是来自于由少数民族变换而来,比如在当时的游牧名族之中有一个叫做乌桓的(就是被曹老板一仗灭掉20万那个),他们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中就有丘氏。
而到了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改革,当时孝文帝以身作则亲自改自己复姓拓跋为元姓,而当时鲜卑
匿名回答于2022-06-29 18:42:54
姓氏丘,拼音qiū,2021年全国总人口约 30 万人,是我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排名中最新名列第 268 位。
丘氏,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开姓始祖丘穆公。又有丘林氏和丘敦氏并改为丘氏。主要郡望有河南、吴兴。
匿名回答于2021-11-24 07: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