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人:
日耳曼各部落的西进给西罗马帝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其疆域开始萎缩。但是,真正迫使日耳曼各部落西迁,摧垮西罗马帝国的是匈人。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匈人的来历尚无定论。但是可以确定地是,匈人与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匈奴并无关系。匈人作为游牧民族,和生活在中亚地区的斯基泰部落有很大的联系。而斯基泰人所说的语言属于伊朗语支的东部分支。换言之,匈人很可能是一支由白人组成的游牧民族。来自中亚地区的匈人早在公元四世纪末就崭露头角。公元370年前后,匈人进入西亚和东欧地区之后,征服了当地的阿兰人,日耳曼人和斯基泰人。匈人的骁勇善战吓坏了当时生活在东欧平原上的日耳曼人,迫使大量的日耳曼人涌入罗马帝国境内。公元375年,匈人同时入侵了萨珊帝国和罗马帝国在亚洲的省份。
欧洲人之所以畏惧匈人,是因为匈人作为一支马背上的民族,不但擅长骑射,还会围城。在首领阿提拉的带领下,匈人几度围攻君士坦丁堡和其他东罗马城市。然而,罗马人却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贿赂的方式让匈人乖乖地离开被围攻的城市(阿提拉终究还是凡人)。最终,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一次勒索中拒绝了匈人地要求,并和西哥特人组成联军,在公元451年击退了在高卢地区劫掠的匈人。在吃了败仗之后,阿提拉率领匈人撤回匈牙利,并在四面环山的潘诺尼亚平原定居。几年之后,随着“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去世,匈人汗国很快便瓦解了。随后,生活在此地的匈人逐渐被其他迁徙至此的日耳曼部落取代。
阿瓦尔人:
在短短一百年后,也就是公元六世纪,另一支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阿瓦尔人,也来到了东欧平原。与匈人不同,阿瓦尔人是一支来自中亚地区的突厥人。在赶走了生活在潘诺西亚平原的伦巴底人之后,阿瓦尔人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阿瓦尔汗国幅员辽阔,覆盖了如今的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值得注意的是,阿瓦尔汗国的出现一度阻断了东欧平原的迁徙路径,使各民族的迁徙暂时陷入停滞。在此期间,阿瓦尔汗国多次劫掠法兰克人和保加尔人。终于,在公元788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开始了对阿瓦尔人的征讨。在取得数次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查理曼于公元796年彻底征服了阿瓦尔人,许多阿瓦尔人因此改信天主教。随着阿瓦尔汗国的陨落,东欧平原再次对外敞开大门,恢复了之前的流动性。
定居在潘诺西亚平原的阿瓦尔人和正在迁徙的保加尔人[3]
保加尔人:
与阿瓦尔人一样,保加尔人是一支突厥半游牧部落。这支发源自乌拉尔山脉的游牧民早在公元五世纪就因帮助拜占庭帝国抗击东哥特人而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关于早期保加尔人的史料十分稀缺,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赘述。公元七世纪初,保加尔人也来到了东欧地区。在他们的领袖库布拉特的带领下,生活在本都-里海草原(从黑海北岸一直延申至里海)的保加尔人摆脱了阿瓦尔人的控制,建立了旧大保加利亚(一般也被称为Onogundur–Bulgars)。旧大保加利亚的建立也被视为是拜占庭皇帝赫拉克略用来对付萨珊-阿瓦尔联盟的一种手段。在咄陆王族多的统治之下,旧大保加利亚将整个本都-里海草原都收入囊中,其势力范围一度延申至北高加索地区。
然而,旧大保加利亚建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这个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在库布拉特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继续统治了这个国家一段时间。然而,随着来自东方的可萨人的入侵,几位兄弟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其中一支保加尔人迁往伏尔加河流域,而另一支保加尔人则在阿斯巴鲁赫的带领下来到了多瑙河下游。此时君士坦丁堡正在被阿拉伯人围攻,阿斯巴鲁赫便借机在多瑙河三角洲定居下来,并和当地的斯拉夫人建立了同盟。公元680年,随着君士坦丁堡围攻的结束,拜占庭帝国调转矛头开始进攻保加尔人。在翁加拉战役中,保加尔人和他的斯拉夫盟友一起击败了拜占庭军队并大举南下。次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放弃了驱逐保加尔人的想法,并和保加尔人签订了和平条约。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就此成立。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中,保加尔人与本地的斯拉夫人不断融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保加利亚人。
可萨人:
公元七世纪末期,一支半游牧民族在东欧崛起,他们被称为“可萨人”。与其他好战的游牧部落不同,可萨人十分擅长经商。可萨人所建立的商业帝国横亘整个东欧平原,占据了现今乌克兰,西南俄罗斯和北高加索的大部分地区。其势力范围甚至一度延申至现今哈萨克斯坦西部。由于占据了东西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可萨汗国成为了中世纪早期最著名的商业帝国。可以说,可萨人是众多东欧和中亚游牧部落中最文明的一支;而他们所建立的汗国,则在众多短寿的游牧汗国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生命周期最长的游牧帝国。
在东欧,你甚至可以看到信奉犹太教的游牧帝国[4]
在漫长的中世纪早期,可萨人一直充当着“和平捍卫者”的角色。要知道,中世纪早期也被称为“皈依的时代”。罗马教廷,拜占庭和阿拉伯争先恐后地向东欧和北非地区传播自己的宗教。由于在西南和东南方向分别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接壤,可萨汗国也成为了两大帝国拉拢的对象,两方都希望可萨汗国能够接纳自己的信仰。为了不得罪任何一方,可萨汗国的精英阶层选择了皈依犹太教。这样一来,可萨汗国不仅维持了地区贸易的稳定,还避免了和拜占庭或阿拉伯的正面冲突。然而,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显示,可萨人的皈依仅限于精英阶层,底层百姓依旧保持着原始宗教信仰,很有可能是腾格里教。同时,可萨汗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境内不仅民族数量众多,语言也不尽相同。
在随后的几百年中,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还会和斯拉夫人反复争夺东欧地区。马扎尔人,库曼人,蒙古人和奥斯曼人还将接踵而至。然而,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封建专制的加强,这片土地将会迎来新的秩序[5]。
匿名回答于2022-06-13 09: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