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陕西大学很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大多随中央离开了,后来中央让一些回到陕西。
杨凌的西北农学院是民国时候的,老西北大学派生出来几个大学,再就是抗战初期的西北联合大学,留在陕西的系科。
绝大多数高校是外来的,交大、西电、西工大和四医大,都有外来成分。文革前,京校外迁,给陕西送来了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学院和纺织学院,陕西来者不拒。
陕西从来不打小算盘,中央给就要,从来不推脱,这就是老天爷关爱厚道人。
现在的西安创新港,以及各个大学城的用地,省市都很大方,老百姓也很配合,陕西人对发展高等教育,全社会都积极配合。
陕西民间很迷信,现在还大多有风水先生,敢把最好的风景给大学,很大方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21 06:44:34
中国5大高教重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
其中,
上海:中国经济中心,不解释。
武汉:中国的现代教育,正是源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起步早、底子好。
剩下三个:北京、南京和西安。
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三地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
按照围棋“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这三地刚好是三个“金角”所在,正是建国都最好的位置。三者三足鼎立,互为犄角。
虽然现在国力强盛,但也要居安思危。一旦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北方沦陷了,还有南方(南京),东部沦陷了,还有西部(西安)。
同时,西安深居内陆,是中国的地理中心,战略安全更有保障,所以大量的优质军校也落户于此。
所以,国家在这里布局高校等重要机构,也就不奇怪了。
例如,985高校,全国除京沪外,最多不超过两个,包括实力雄厚的南京、武汉都是如此,还有十几个省份一所都没有,而陕西却独占了三个。
211,陕西占了8个,而隔壁人口多上近一倍的河南,却只有区区一所。
足见对西安的厚爱。
不过,
随着现在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已成为陕西教育最大的制肘。
如,陕西8所211高校的经费之和,还比不上清华一所高校。
广州更是在新一轮的城市高校实力评比中,超过了西安。
而依托同样具有战略后方作用,经济规模更大的四川的成都,在双一流评比中,跟西安并驾齐驱。
希望西安高等教育继续保持高水平。
匿名回答于2019-06-22 06:49:32
陕西省之所以能拥有如此规模的985、211大学,主要是因为省会西安的战略地位:国家中心城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所以才集中了西北地区最好的教育资源。
而且,陕西省最好的两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都是因为东部地区支援西部而迁来。交通大学原来位于上海,后来西迁至西安(带走了绝大部分师资),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也是位于南京的华东航空学院。
但是,带走了绝大部分师资的西安交通大学,最终却被上海交通大学反超,所以地理位置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在苏州成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而西北工业大学宁可离开省会城市,也要在苏州下辖的县级市太仓建设新校区。
总而言之,陕西省的一流大学,并不仅是为了服务于陕西省内,更是为了扶持西北地区均衡发展的结果。
匿名回答于2019-06-22 23:06:02
匿名回答于2019-08-01 19:50:39
匿名回答于2019-08-12 03:35:10
在陕西省省属的大学中,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实力,譬如西安理工大学的机械类,水文与水资源,智能电网工程;西安科技大学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陕西科技大学的轻工食品类专业;西安工业大学的光电信息类专业;西安工程大学的纺织,服装类专业;西安石油大学的油气储运专业;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类专业,西安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俄语专业在全国都具有相当强大的影响力。
就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榆林学院,商洛学院,安康学院,西安航空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大学等院校也在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浪潮中迅速的蓬勃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匿名回答于2019-08-24 18:54:27
陕西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大学?这个问题前一阵我就谈过了,原因很简单,读书外来户。
西安交通大学
西交大的前身是原上海的交通大学,在1956年,中央要求老交大搬到西安去。老交大60%以上的人员、绝大部分的设备和图书、档案等,全部去了西安。交通大学原来叫“东方的MIT”,在繁华的大上海,去了黄土高坡的陕西。现代的人,去看西安和上海,觉得有些差别,但差别不太大,64年前,差别可不是一般地大。所以,现在把交通大学西迁升华为西迁精神,去西交大的话,大概率会看到这些展览和书籍。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的来源有三处。最主体的是西北工学院,1938年,日本侵略,在日本人占领的地方的大学纷纷逃难,部分逃向西南,部分逃向西北。原来的天津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的工学院,加上焦作工学院,组建了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有些学校回到原籍,北平大学就留在西北工学院里了。
建国院系调整,原来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的航空系,组建了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被迁往西安,后来并入西工大。
第三个源泉,就是哈军工的航空工程系,在1970年整个系并入了西北工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的主体原来叫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1934年建校,是一所专科大学。但由于日本侵略,原来的天津大学等在西安搞了西北联合大学,跟西南联合大学相呼应,实力也非常强。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的农学院、河南大学的畜牧系和专科学校合并,成为西北农学院,也就是西农。现在的河南大学不厉害,在民国时期的河南大学也属于留美预备学校,实力非常强的。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起源于1902年创建的陕西大学堂,不过是个很一般的学校。它的发展是由于日本入侵,原天津大学、北师大等在西安并入了西北大学,叫西北联合大学。后来西北联合大学又改名为西北大学,从此西北大学才是国立大学。
西安医科大学
西安医科大学现在已经是西交大的医学院了,它的前身就是北平大学的医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陕师大的前身就是西北大学的师范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最早在江西瑞金创办的,叫红军通信学校,后来一路搬迁,到了延安。1949年搬到张家口,1952年又搬到长春,最后搬到西安。当时叫解放军军事通信兵学院,后来划归地方,改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改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最早是在兰州,1951年在兰州成立,叫西北交通学校。第二年就迁到了西安。后来在院系调整中,国家又把北京公路学院的一些师资充实到了当时叫西安公路学院的长安大学。所以,长安大学在公路路桥方面比较强。
第四军医大学
现在第四军医大学叫空军军医大学,它主要的源头来自于原南京大学,也是中/ 央/ 大学的医学院。原南京大学号称是亚洲第一大学,医学院水平当然在那时也是非常厉害的。1954年,大部分并入了在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在西安的老的第四军医大学是1941年创建的八路军的卫生学校,所以学术水平主要是老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1959年,第四军医大学就是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之一。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由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而成。北京机械学院就是在1969年“京校外放”运动中,被迫迁往西安的。中科大也是京校外放中从北京去的安徽。陕西工业大学则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部分院系组建而成的。而西交大和西工大也是外来户,所以,陕西工业大学也是外来户,西安理工也是外来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几次组建。第一次,是原天津大学、原青岛工学院等学校的土木系组建。第二次,院系调整中,并入了东北大学的土木和建筑,还有原西工大,也就是西北工学院的土木系。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原名北京轻工业学院,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肯定是北京学校迁过去的。确实如此。
总结
西安的大学来源主要三部分:抗日时期的敌占区高校到西安避难时所创建,建国初期,国家的三线战略;第三,京校外放时,外迁的部分高校。
西安能迁入这么多高校,说明西安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不过,近年,陕西高校都有点衰落,这点陕西省要好好考虑,如何让高校来,而且能发展更好。
还有哪些高校是从外地去陕西的?大家知道吗?
匿名回答于2019-08-24 20:52:07
陕西是中国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8所985或211工程类大学。
2019陕西普通高等院校名单:
以下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陕西所有大学名单,共计95所,其中本科学校57所,专科学校38所。
在教育方面来说,陕西虽然比起北京和上海有一定差距,但是和别的省份比起来还是很有优势的,名校也不少。陕西省的高校,相信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就能知道陕西省高等教育实力在我国的地位。无论是国家985、211工程大学的数量,还是所属高校的综合实力,在国内省级区域排名中,绝对能进入全国前五名。
985院校就有3所,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另外5所211工程院校,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我是律政人生,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律政人生】,鼓励一下点个赞~
欢迎关注我,2019年一起学习和交流!
匿名回答于2019-08-25 21:11:51
中华奠定于此!中华最强盛的经历在此!毛主席又龙兴于此!
匿名回答于2019-08-26 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