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种植作物的过程中,化肥是一定会用到的,但是任何事物的使用都是有度的,如果在农业过程中化肥使用过量的话,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今天就和大家来说一下,如果土壤肥料用多土壤变坏之后怎样进行改良?
在肥料使用过多以后,一般土壤会出现板结化以及盐渍化的现象,也就是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大,土壤变得非常的坚硬,此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农田进行深耕翻土,将板结的土壤给分散开来。
在深耕翻土之后进行大水漫灌,将田间的水灌满之后,然后再流出去,这样就不可以把土壤中残余的各种肥料以及消化不了的各种有害物都冲走。
肥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中有益的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大量的死亡,深耕浇完水之后,可以在土地上适量的使用微生物肥料,这样可以有效的溶解土壤中含有的各种盐类,可以恢复土壤中的链式结构。
还有就是在接下来的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使用有机肥,化肥要少量使用,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来逐渐的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
但很多地区有很多人为了追求产量大量的使用化肥而造成土壤问题频出,因此也有生产厂家开始生产土壤调节剂,调节剂可以有效的修复背肥料破坏的土壤,是一种比较迅速而且方便的方法。
再有就是种植作物时要大量的种植有机农作物,不要种植过度的吸收土壤养分的作物,逐渐的是土壤的养分慢慢的恢复。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1:29:16
1:土壤分析。即然是土壤中复合肥的含量较多,土壤中不缺泛氮磷钾,在耕作中适当添加微量元素肥,比如铁、锌、铜等进行调节,有效改善其它肥料过多对作物的影响。
2:使用农家肥改良。除了添加堆肥和粪肥外,其它有机质也可经由翻土掺入土壤中,比如桔杆还田,植物茎叶等,帮助改善排水,有助于土壤透气等措施,其发挥的作用会随着土壤的改变和先前有所不同。
3:深耕深翻。除了上述措施外,对土壤进行深耕深翻操作,把表层土壤中过多的肥物质进行搅拌均匀搭配合理,来改良|土壤中过多或过少的肥物质对作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4:利用作物种植进行改良。比如牧草、棉蔴等作物,对肥水的吸收很大很多,能有效解决复合肥施遗留过多造成的影响。
5:改善排水。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从而改良土壤。
通过以上措施,理想的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易碎的、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合理科学的施用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是获取丰收的保证。因为复合肥有多种,比如磷酸复合肥,硫酸复合肥等,这里只能笼统的回答您,不足之处,敬请谅解。以上观点,谨供参考。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4:52:01
土壤多施了复合肥土质变坏的主要原因,主要就是施肥后,缺失水分供给情况下,复合肥不能稀释溶解转化渗透入土壤中,劣质填充物残留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累积,而造成土壤板结酸化。
解决方法
1、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肥和撒施管理方法,执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土壤生命活力。
2、尽量避免减少使用化肥和固体肥,两者都是会因水量不足,而造成破坏土壤。
3、将使用的复合肥,先稀释溶解之后,淘出劣质填充物,提高利用率和浓度,以并纯度。
4、把使用的固体有机肥,转改为发酵成液体有机肥,搞高使用率。
5、在日常的管理中,取用上术水肥和液体有机肥,配比适当水量,执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法,肥效迅速渗透入土壤中,有利于改善土壤。
6、养好土,这是一个长期必须要坚持下去的工作,措施包括增加肥力,生态栽培,合理施用化肥等。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6:13:55
①补充土壤里的有机质,包括秸秆还田,施用发酵腐熟好的大纤维的农家肥,增施生物有机肥。
②使用矿源黄腐酸钾调节土壤酸碱度。
③补充微生物菌。
以上三点结合起来效果更好,不但肥沃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补充土壤里的中微量元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还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微生物菌,更利于作物生长。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7:25:26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9:08:37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19:50:26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4860万吨,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达到167一180公斤,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的测算,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20%一30%。
首先如何判断土壤的(酸碱度)
1、(土源)一般山川,沟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较理想酸性腐殖土。
2丶(土色)酸性腐殖土一般颜色较深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粉状的碱性物质。
3、(地表植物)观察一些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野杜鹃,松树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在柽柳、高梁、谷子地段多为碱性土。
4、(质地)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好,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透气透水性差。
5、(浇水看形状)酸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深,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外围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
6、可以采用土壤酸碱法,方法:取部分土壤浸泡在水中,将试纸的一部分浸入浸泡液,然后将纸与比色卡相比较,若pH值=7,土壤为中性,若pH值<小则为酸性,若PH值>7则为碱性。
土壤改变法:酸性土壤可以用生石炭,有机肥或定期用流酸亚铁土或使肥矶水。
碱性土壤可以采用种植绿肥或种植专用萝卜来深耕,改变土壤。
土壤酸化,板结,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含氯复合肥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到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铁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钙盐活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硫酸钙,可用作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属于其它类肥料,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次要养分s,ca,但是硫酸钙不溶于水,其所含的硫和钙难以释放,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说它是土壤理化性状的无机调理剂,更加贴合。
总之要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才能对症下药。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22:05:40
种地不施复合肥,禾苗就不生长。但是,年年都施复合肥的话,禾苗虽然长成了,土地就板结了,也就是说土地的土质就变坏了。这该咋办哪?我是这样子解决的:当年收完粮后,收拾完秸秆,就将发好的农家肥拉到土地里,等来年春天种地前,再把农家肥均匀的扬在拢沟里,然后再翻地,耕种土地。这样,长此以往,就改良了由于土壤施用了复合肥,所变坏的土质。有兴趣的朋友不防一试。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5:43:37
土壤改良是有一定规矩的,大体分为这么几部分:
1、看多施了多少肥料,给土壤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土质变坏,其直接反应就是土壤表面板结,土壤疏松度不高。作物根系扎进不深,或者主根不直,这给作物生长影响很大。而且地上水不好进入 ,地下水也不好被抽起。当出现这些土壤状况时,一定要进行及时改良。主要是进行土壤大中微量元素检测和有机质检测。
当检测到元素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时,就会明白土壤变坏的主因了。特别是在土壤中的大量元素过多后,会造成土壤间隙被堵塞,其中的重金属也会增多,这是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同时当土壤中矿物质增多的时候,有机质就会相对减少,这也是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之一。
2、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有机质补充
这是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只要是土壤板结,肯定是矿物质增多,有机质减小。补充有机质是首要的。当然,补充有机质的方式有好几种:一种是直接补充有机肥料,或者秸秆还田。一种是增加生物菌肥,在增加有机质、调理土壤的同时,进行菌群平衡,防止土传病害的蔓延。这样经过数年的调理,土壤就会逐步恢复起来的。
3、根据作物情况进行作物轮作、休耕
当土壤质地变坏的时候,有条件的话,要进行合理的作物轮作或者休耕。这样,可以将土壤中被吸附的矿物质吸收掉,同时对土壤中的土传病害消除有积极作用。
4、进行土壤深耕,使土传病害减弱
当土壤中的有机质逐步增加以后,我们适时地进行土壤深耕地、深翻地、通过晒土,同样对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进行清除,这个运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土壤被破坏以后,改良的时间会比被破坏的时间要长得多,所以我们要注意从现在就开始善待土壤,合理使用化肥,注意有机质的补充,同时要注意农药的过量使用。让我们的土壤好起来,才能有好的果实等着我们。
匿名回答于2019-06-20 08:55:52
1:深耕土壤,让下边的土壤能得到充分的太阳,杀菌活化。
2:大量使用有机肥,改善土镶的团粒结构,调结土镶的酸碱度平衡。或使用有机菌肥,活化土壤,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以菌制菌,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达到植物生长的环境。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