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三次脱靴典故?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全称应为“贵妃研墨 力士脱靴”

李白奏道:“臣靴不净,有污前席,望皇上宽恩,赐臣脱靴结袜而登。”

天子准奏,命一小内侍:“与李学士脱靴。”

李白又奏道:“臣有一言,乞陛下赦臣狂妄,臣方敢奏。”

天子道:“任卿失言,朕亦不罪。”

李白奏道:“臣前入试春闱,被杨太师批落,高太尉赶逐,今日见二人押班,臣之神气不旺。

乞玉音分付杨国忠与臣捧砚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结袜,臣意气始得自豪。

举笔草诏,口代天言,方可不辱群命。”

天子用人之际,恐拂其意,只得传旨,教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

匿名回答于2021-02-19 05:17:44


故事经过是这样的:


张良年轻时有天在邳桥上散步,有一位身著粗布衣裳的老人走到张良呆的地方,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十分吃惊,真想揍他,但是看到老人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老人接着又让张良替他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看到鞋子穿上后,大笑离去。张良十分吃惊地目送老人离去。


老人走了近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与我相会。”张良十分诧异,跪拜说:“好的。”五天之后,张良到了约定的地点,老人已经先到了,看到张良晚到,老人生气地说道:“年轻人和老人约会,怎么可以迟到呢?”于是再次离去并说道:“五日之后早点来。”


五天后鸡刚叫的时候,张良便赶忙赴约,老人又先到了,他愤怒地说:“怎么又迟到了?”说完老人又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五天之后,张良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就对了。”老人拿出一本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做帝王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老人就走了,再也没有出现。


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一本兵法。张良常常反复地诵读它,日后果然成了智谋超群的汉代名臣。

匿名回答于2021-02-19 05:09:5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