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5-05 02:17:10
我们这里仅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项加以简单的说明:
身高并非越高越好。
很多人会直观地认为,身高越高越好;这好理解,一般来说,身高较高的人亦会有较长的下肢,有助于加大步幅从而跑得更快。典型如博尔特,身高1.96米,完成百米跑只需要41步,实际上博尔特这样的“外星人”短跑赛道上并不多见,原因是过高的身高,其步频容易下降,从而影响速度。从男子百米顶级运动员的平均身高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男子顶级运动员主要的身高范围稳定在1.70-1.90米之间,其中1.80-1.85米更多见。
腿长也不是简单的越长越好,而是要求合理的大/小腿比例关系。
垄断世界前几名的优秀运动员都有着较高的下肢长比例,比值越高,步幅越大;同时运动时需要克服上身的体重(即负担)相对较小,这显然有助于加快速度并节省能量。而这不是绝对的,短跑运动员最重要的形态指标其实是大/小腿比例,相对短的大腿可以帮助获得较小的屈髋半径,从而更有效地加快摆动速度(即步频快);而长的小腿,在奔跑中迈步伸膝时,可以帮助获得较大步幅。苏炳添身高1.72米,完成百米跑需要48步,这其实是一种劣势的,但苏炳添依靠自身高达近4.8步/秒的步频,仍在强手如林的短跑赛场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踝围小、跟腱长的人一般有着优异的弹跳能力。
踝围小、跟腱长的人,小腿肌肉收缩的作用力更集中,有助于屈踝,而后者的力量和速度则直接影响奔跑的爆发力。苏炳添曾在一档电视栏目中,立定跳高,轻松跃上1.45米的垫子并站稳,弹跳力惊人。
敏锐的起跑反应。
起跑反应快即声-反应时要短,声波的感受器官-耳接受到发令枪的刺激,通过传导,快速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机体对声音刺激的反应速度。苏炳添在短跑界,一向有前30米天下无敌的赞誉,主要是说他起跑反应速度快,正常情况下,百米起跑速度在0.15秒以内。
头发的长短影响微乎其微。
本次奥运会,有不少观众注意到,和不少对手比,苏炳添头发较长,从而产生“把头发剃光可以快多少?”的疑问。这个问题飞人自己有回答:“头发长短对短跑的阻力影响微乎其微。”并风趣补充“剃光头应该不会让我更快,只会让我变和尚吧”。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外,优秀短跑运动员在其他方面还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高超的基本运动素质和专项运动素质;较好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活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接受能力、智力水平和专项技术能力。当然,除了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外,热爱田径,热爱短跑,并且有不信邪、不服输的体育精神才是更重要的。
匿名回答于2021-05-05 0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