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左传鲁文姜之乱?

最早说文姜淫乱的资料见于《左传》、《史记》、《毛诗序》等。


  《左传·桓公十八》:“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使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左传》先是用申繻的一席话作铺垫,暗示文姜氏有作风问题,接着用一“通”字揭示文姜与齐襄公之间有私情。

匿名回答于2021-03-09 08:37:27


《左传》中记载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姜之乱”:鲁桓公夫人文姜与齐襄公诸儿之间发生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文姜与其兄齐襄公私通,导致鲁桓公命陨齐国。



后世的史籍中也大都把文姜描述成一个“狂走无忌”“淫奔之行遂至于不可制”的“淫妇”。尤其是治《左传》的各家,大多坚持“夫人奸淫齐侯”之说。清代以来,在《左传纪事本末》《左传事纬》《左传分国集注》等分述春秋列国史事的著作中,均设有“文姜之乱”一章,其中虽不乏精义之论,但大多未脱前人窠臼,像马骕就曾说过:“鲁有一姜氏而两世蒙耻,乱贼篡国,祸流子孙,可谓也哉!”但是,历史真是如此吗?



文姜是否淫乱,最能说明问题的应该还是《春秋》中有关文姜的记载。《春秋经·桓公三年》:“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蠃,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翚如齐逆女。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这段话翻译过来大概在春季正月这次相会时,鲁桓公与齐僖公就议定了婚事,秋季七月,鲁国派公子翚到齐国迎娶文姜。九月,齐僖公亲自把女儿送到了边境,然后文姜就做了鲁桓公的夫人。到了冬天,齐国又派人到鲁国聘问,这也是两国联姻的一种礼仪。



对桓公来说,文姜是他与齐国交好的重要渠道。是以桓公即位第三年,他便亲自会齐侯于赢,“成婚于齐”,迫不及待地在齐地就把婚姻大事给办了。杜注曰:“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婚,非礼也。” 正因此,文姜至鲁后,桓公对她格外依顺,以致甘冒“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之大不韪,偕文姜如齐。


《左传》解经突出一个“礼”,礼既是是非的标准,也能决定人物与事件的成败。《左传》就是从“礼”的角度去审视鲁桓公之死:鲁桓死在国外,其中肯定有非礼的因素。恰好鲁桓公去见齐襄公时带了夫人,于是鲁桓的死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归咎于夫人。《左传》认为国君带夫人出访是不合礼的,不合礼就不祥,不祥就不会有好结果——《左传》一向认为女人是祸水。


再者文姜谥“文”。按照谥法的规定: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经纬天地曰文、学勤好问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如果她只是一个“淫妇”,怎么能被谥之以“文”?又按《春秋》义例:称“夫人”为褒,称“姓氏”为贬。孔子每次提到文姜,都称其为“夫人文姜”或“夫人姜氏”,于此似乎很难断定他对文姜的褒贬。但如果孔子书“奸”只为记录文姜奸淫之事,那对一个“淫妇”还每每以“夫人”的尊号称之?

匿名回答于2021-03-09 08:39:3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