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关雎的主题思想及赏析?

关雎》为诗经开篇第一首,云“后妃之德也。"男婚女嫁,人伦之大者。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无邪。不是见不得人的事,男,女之爱,是永恒的主题。体现了夫子编篡诗经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诗经六论》中,概要一指出了内容和手法为风,雅,颂,赋,比,兴。现以l此标准浅析《关雎》。

首先,它属国风,民歌类,周朝南方民歌。记载风俗民情。起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用形象的描写,勾勒了河中小岛上求偶时,相向,鸣叫的关雎鸟,然后再说到君子求淑女。比兴,先言他物,再引出要说的事物。《白毛女》中的北风吹,雪花飘,引出年来到。陕北民歌中的东方红,太阳升,引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可见诗经对后世影响多么深远。第二联引出主题内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身材阿娜漂亮的女子,青年后生特别喜欢追求。接着采用排比,反复,铺陈的修辞手法,把不得,反侧,友之,乐之,追求过程记录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追求爱情精典之作。《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之源,值得后人学习,借鉴,传承。

匿名回答于2020-12-27 04:03:40


1、《关雎》作者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运用比兴,通过描写一个小小的细节(“关关”和鸣),巧妙地表达了夫妻之间心心相印、十分融洽的感情关系,表达了那时人们对新人的祝愿,对婚姻的歌颂和对和谐家庭的期待,表现了作者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

2、扩展资料: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匿名回答于2021-10-18 08:49: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