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红楼梦》全书共120回,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红楼梦》的作者变为曹雪芹、高鹗,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高鹗后续的内容是违背了曹雪芹的著书本意的。
《红楼梦》文本第一回:“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成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
曹雪芹(曹霑)逝世年份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另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还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曹雪芹(曹霑)在全家被抄后,迁回北京时年纪尚幼,不过曹家自抄家后,家道急剧败落确是千真万确的。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另一次得更大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曹雪芹(曹霑)一生正好经历的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
文本第一回:“欲将已往所赖天恩阻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可见作者著书时生活是何等奢华,这与曹雪芹(曹霑)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不符,这说明曹霑没有编著《红楼梦》的生活条件。
“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表明作者意图自曝家丑,若直接写明著书本意,会被加罪的,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即使曹雪芹自己写家中的丑事,我们实在想不出曹雪芹何罪之有?何愧之有?这也可说明《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霑。
一直以来,很多人赞同曹雪芹为《红楼梦》文本中贾宝玉的生活原型,曹雪芹是根据自己多年经历的事情写下这部巨著的,可以从文本中第一回中的偈云得到验证:“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而这一偈也恰好是说明作者不是曹霑的证据之一。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可以把自己生前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但对于“身后事”是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的,更不要提用文字记录了,这一偈说明作者并非一人。“满纸荒唐言”,不但指书中描写的人物、内容是荒唐的,甚至连封面也是荒唐的,这意味着现在流传下来的书名和作者都不是原作者真正的本意,这是说明《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霑的重要证据。
匿名回答于2021-06-13 22: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