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余人,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三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颜回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
颜回29岁头发尽白,40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匿名回答于2021-08-14 08:45:10
颜回家境十分贫困,他住在荒僻的巷【hàng】道里,生活用品非常简陋,盛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dān],舀水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
生活困苦到这种地步,要是换做别人早就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却处之泰然,觉得生活很有乐趣,生活得满足而快乐。
孔子非常赞赏他这种高贵的品德,夸奖颜回是一位贤德之士。
后来孔安国也评价颜回说:”安于贫而乐于道。”
意思就是说,即使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仍能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真理。
匿名回答于2021-08-29 20: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