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1500多年的南北朝时代,北魏驻涅阳的兵力集结在马圈城,马圈城就是现在的侯集镇马圈王村。
马圈城周围是南梁,南梁的百姓认为北魏是异族入侵,是侵略者,纷纷起兵攻打北魏。为此,北魏与南梁等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
守于中原的百姓,有着打不开的心结,在战争的纷扰下,心却空前的齐整,团结在一起,抗击北魏。可是,形势由不得小团体力量的显示,在大面积被北魏占领的形势下,即便有遮山、潦河的农民,自发组织的参与,还是力不及北魏。
北魏守军为了拒南梁,保卫涅阳,与宛城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在公元537年,西魏镇远将军、大都督白实和50多名将官率部队到涅阳城北镇守.建立统帅部,修筑了安国城,取安定国家之意。
所幸的是,北魏有一个好皇帝,孝文帝。他在位时,注重融合汉文化,学习汉文化,不以侵略者独裁者的形象出现在汉民中间。
孝文帝主张思想文化一统,在用武力开拓疆域的同时,注重对汉人精神安抚和思想汇合。长期的努力渐渐减少了汉人的敌对情堵,兵戈相见、流血成河的反侵略战争,日渐稀少乃至消失,一度创建了民族空前大融合空前大团结的崭新社会。
孝文帝安抚汉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兴建寺庙。孝文帝知道,汉人都爱去求佛拜神,在一炷青烟、木鱼声中高诵佛号,汉人的寄托就转移了,不会再念念不忘当今主子是汉人还是夷族。
在这样的背景下,孝文帝用20年的时间,建起了涅阳名刹刹菩提寺和五垛山祖师庙。在位期间,全国新建寺庙数目急剧增多,著名的云岗石窟及洛阳龙门石窟艺术都诞生于这个时期。
安国城汉代遗址 位于市区东南7公里处的西安国城村北。现存南北向长190米,东西向长180米,高1.8米的旧城基一段。近年陆续有陶缸、陶罐、陶并圈出土,多为泥质灰陶。清光绪<祁州乡土志>载:“高帝既平项羽,六年(前201年)八月甲子日,始封王陵为安国侯,置县,冬十月……筑城,城在州治东南安国城村,遗址犹存。”
匿名回答于2019-08-19 0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