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七星有什么特点?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尾部,由七颗亮星组成勺子的形状。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一个舀酒的斗,因此它们得名“北斗七星”。

这七颗星的名字都是两个字,蕴含古朴的诗意。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在现代星座命名法中被称为大熊座α、β、γ、δ、ε、ζ、η。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天枢(北斗一)

大熊座α、Dubhe(熊背)、贪狼

名字由来: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

特点:大熊座第二亮星、全天第32亮星。

光谱类型:KOlll + FOV

距离:123 ± 2 ly

视星等:+1.79

颜色:橙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天璇(北斗二)

大熊座β、Merak(熊腰)、巨门

名字由来:北斗七星中第二颗星

特点:大熊座第4亮星

光谱类型:AIlVPS

距离:79.7±0.3 ly

视星等:+2.37

颜色:橘黄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间: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天玑(北斗三)

大熊座γ、Phad(熊腿)、 禄存

名字由来:北斗七星中第3颗星

特点:大熊座第5亮星

光谱类型:A0 Ve+K2 V

距离:83.2±0.8ly

视星等:+2.7

颜色:橘黄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间: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天权(北斗四)

大熊座δ、Megrez(熊尾根)、文曲

名字由来:北斗七星中第4颗星

特点:大熊座第11亮星

光谱类型:A3 V

距离:58.4±0.3ly

视星等:+3.312

颜色:橘黄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间: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玉衡(北斗五)

大熊座ε、Alioth(肥羊尾)、廉贞

名字由来:大熊座最亮星、全天第31亮星

光谱类型:A1lll-lvp kB9

距离:82.6±0.4 ly

视星等:+1.77

颜色:橘黄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间: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开阳(北斗六)

大熊座ζ、Mizar(包裹)、武曲

名字由来:北斗七星中第6颗星

特点:大熊座第4亮星、目视双星"辅"

光谱类型:A2Vp

距离:82.9±0.6 ly

视星等:+2.04

颜色:橘黄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间: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摇光(北斗七)

大熊座η、Alkaid( 悼亡女之首)、破军

名字由来:北斗七星中第7颗星

特点:大熊座第3亮星、全天第38亮星

光谱类型:B3 V

距离:103.9±0.8 ly

视星等:+1.8b

颜色:白色

最佳观测时间:4月

可观测纬度区间:90N~16S

推荐观测方式:肉眼、双筒望远镜

匿名回答于2021-07-03 23:53:0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