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交通专用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运量和速度上介于普通公交和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交通方式。具有轨道交通的某些特性,并保持了普通公交的灵活性。
一般单向运能可达到1.5~2.5万人次/小时,同中运量轨道交通相当;运营速度一般在20~35km/h,接近或相当于一般轨道交通。但其建设和运营费用却远低于轨道交通。
由于该系统尚处在发展的初期,包括一个从简单到高级的广泛概念,因此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公认的技术标准。
一般说该系统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①道路空间:具有专设的公共交通专用车道或道路,大多数在地面,少数为高架车道或地下路。
②专用的信号优先系统。
③车站与枢纽:一般具有轨道交通车站的特征,采用高站台,有明显的建筑特征和便利的换乘设施。
常采用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原则,将车站设置在用地密度较高的地区。
④车辆:一般具有低地板、大型、铰接、对环境影响小和色彩鲜艳统一等特点。
⑤线路:一般采用与轨道交通类似的单一线路,也可采用具有更多灵活性的多条组合线路,有的还可作为向轨道交通的过渡线路。
⑥收费系统:一般采用与轨道交通类似的站台收费体系。
⑦保障系统:包括运营组织与运营保障设施。快速公交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匿名回答于2021-02-10 07: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