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1-07 02:59:25
匿名回答于2021-01-07 02:59:28
大汉帝国(前202年-220年),即汉朝,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大汉帝国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其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在当时正式成立。汉朝科技技术发达,出现了世界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公元72年是 东汉明帝刘庄时期
刘庄(即汉明帝,本名:刘阳,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出生于常山郡元氏县(今河北省境内),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刘庄即位后,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对外戚干政和贵戚功臣都多有防范。73年,他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还引进了佛教。他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与章帝刘炟并称为“明章之治”。75年,刘庄逝世,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04:59:11
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72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2周零2天;其中71年2月19日~72年2月7日为农历辛未年(羊年),72年2月8日~73年1月27日为农历壬申年(猴年),全年无农历闰月;永平十五年。
这年在位皇帝
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03:15:04
汉明帝刘庄之六子刘衍,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受封为下邳王,公元88年就国,定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缢号下邳惠王,72年—126年在位,共54年。“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衍有容貌,肃宗即位,常在左右。”“衍立五十四年薨,子贞王成嗣。”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03:46:05
公元72年,夏季,东汉王朝历经整整三十六年的发展,终于选择出兵北匈奴。当时的匈奴分布在阿尔泰山北麓、新疆天山北麓两地,以及所控制的西域诸国。汉明帝下令征讨北匈奴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重新打通西域通道,恢复以往的贸易往来。西域这块地方太过重要,战乱年代这里也许会选择性的抛弃,但是在国力强盛之际,一定要打通这里,让内外互通贸易,刺激经济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东汉王朝只要控制了这块核心区,也就意味着切断了匈奴和西域诸国的联系,控制西域经济的同时,也就能够扼制匈奴和西域诸国的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04:08:27
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
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 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04: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