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临汾鼓楼的故事资料?

因尧帝发明了阴历,所以鼓楼整体造型为四方四正,象征着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基座每面为12丈,象征12个月;高24丈,象征24节气。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为我国最高的鼓楼。它究竟始建于何代,并无文字记载。在鼓楼的二层上悬有金明昌七年(1196)铸造的5000斤重的大铁钟一口,我们从这个时期推断,鼓楼最晚应建于北宋年间。据记载,历史上临汾鼓楼曾有过七次修建;金、元、明、清皆重修过,金代改建为钟楼,元代重修,明代洪武年间,又经过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地震塌毁后重修。民国十年(1921)又遭地震,民国二十二年(1933)再次重修。现在的鼓楼是1987年临汾人民重修的,楼体仍保持原建筑的特点,使鼓楼重现了当年的雄姿。


鼓楼的基座是券砌的门洞,十字相交,通连四条主街。门洞上方各嵌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原刻复制的巨形石雕匾额,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

匿名回答于2021-03-11 16:15:1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