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千年古镇曾设有“荷花司”,而后又建立过“荷花院”。
足见当年管荷之严,藕花之盛!由于沧海桑田地貌变迁,而今的藕花洲已西移至三家村,并成为著名品牌藕粉的原产地。
唐·顾况有《临平湖》诗云:“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
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顾况为至德年进士,曾官著作郎,因嘲诮当朝权贵,被劾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
他的临平之行,充满着对莲的爱惜之情,在诗中寓有对人才的感慨之意。
顾况的忿忿不平心情,在另一首《芙蓉榭》中,则表白得更加清晰,其诗云:“风摆莲衣干,叶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芙蓉为莲藕的别称。
顾况是写临平咏荷诗最早最多的一位,不下20首,但清·著名学者俞曲园却在《临平志补遗》中说,“临平人所艳称者,唯宋僧道潜藕花无数满汀洲一句,至今以为美谈。
”其《过临平》全诗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这首诗生动地描画了当时临平湖的秀丽景色。
高僧道潜,姓何氏号参寥,于潜人,出家智果寺。
他也是怀才不遇,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曾多次接见过道潜。
亦是苏东坡的诗友。
他这首诗有寓政于景,借物论人的意思。
而今的临平在改革开放中一改旧貌,繁荣昌盛!已同萧山一起成为杭州的副城。
匿名回答于2020-02-24 16:12:04
这全靠大自然作美,在造陆运动中留下的坑洼,植莲养鱼,这既为临平人增添了优美景色的“东湖十景”之一的“藕洲泛艇”,又为居民增收,起到了双重作用。
匿名回答于2022-03-02 04: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