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原南越分为七郡,即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南海郡领揭阳、番禺、四会、博罗、龙川、中宿六县,揭阳仍属南海郡。王莽时期改揭阳县为南海亭。东汉时复称为揭阳县。潮阳地仍属揭阳县境。
三国孙吴时期,汉朝雪夏在揭阳拥兵与之抗衡达十七年之久。
晋篡魏,灭蜀吞吴。东晋成帝咸和元年(公元325年)从南海郡划出东官郡,揭阳县属东官郡。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东官郡揭阳地立为义安郡,始设潮阳县。因地处我国大陆之南,大海之北,故名潮阳(昔山南曰阳,水北亦曰阳)。
据沈怀远《南越志》载,潮阳穷海之北,故曰“潮阳”。置县治于临昆山之麓(即今和平练北乡之北面山麓)。据隆庆《潮阳县志》载:“潮阳县在今县治三十五里临昆山之麓,今里人犹称其地之疆岭,曰官厅岭,呼高山为孤山,谓公孤山也”。1983年4月县文物普查组在铜盂孤山南坡发现露面的砖石砌晋墓七座,发掘随葬品陶瓷八件、纪年砖三块,刻有“泰元十二年八月二日作”字样(东晋泰元十二年即公元387年,而潮阳置县已有一千五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东晋于宋齐之间,郡改为州,潮阳县属陈州。
隋朝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陈州置潮州,潮阳县隶属潮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潮州为义安郡,潮阳县隶属义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义安郡复称潮州,潮阳县隶属潮州。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唐先天元年(公元721年)复置潮阳县,潮阳县仍隶属潮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全国分十五道,潮州改为江南道,潮阳县隶属江南道,次年改为岭南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岭南道改为潮
匿名回答于2021-02-15 17:16:58
匿名回答于2022-01-06 01: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