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王国维 释天 原文

释天

文/王国维


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殷虚卜辞或作,盂鼎、大丰敦作,其首独巨。案:《说文》:“天,颠也”。<易>睽六三:“其人天且劓”。马融亦释天为“凿颠之刑”,是天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卜辞、盂鼎之二字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殷虚卜辞及齐侯壶又作,则别以一画记其所象之处。古文字多有如此者,如二字。二字之上画与字之下画,皆所以记其位置也;又如本字,《说文》注云:“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朱字注云:“赤心木。从木,一在其中。”末字注云:“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盖本末均不能离木耳见,故画木之全形,而以一识其所象之处。馀如刃字之、之八,皆所以识其所象之处也。又以古文言之,如帝者,也。不者,柎也。古文或作,但像花萼全形,为未审谛,故多余其首加一作诸形以别之。字于上加一,正以识其在人之首,与上诸字同例。此盖古六书中之指事也。

近儒说象形指事之别曰形,谓一物事赅众物。其说本于徐楚金。然徐楚金于指事本无定说,刃与本未诸字,楚金均谓之指事。元杨恒诸人尚用其说。盖此数字正与上下二字同例,许君所谓“视而可识,察而可见”者,惟此类字足以当之。而数目干支等字,今所公认为指事者,许君往往谓之象形,不谓之指事。窃谓楚金此说颇胜于其又一说。今日古文大明,指事之解,恐复将归于此矣。故为象形字,为指事字,篆文之从一大者为会意字。文字因其作法之不同,而所属之六书亦异。知此可与言小学矣。

匿名回答于2021-03-02 06:45:4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