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公元7世纪时发展到鼎盛时的,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但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一度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唐朝在经安史之乱后国立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共289年,在历时上算得上是时间较长的大一统朝代,并且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唐朝文化东传到日本朝鲜,南传东南亚至爪哇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0:22:33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0:00:32
唐朝共274年(618—907年),是中国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东都洛阳,武周时期洛阳神都,北都太原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0: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