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关政治开始于平安时代。858年,清和天皇即位,只有9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没有行为能力。所以天皇的外祖父藤原良房以太政大臣的身份摄政,借机排除了其他的中央豪族。藤原良房是第一个正式的太政大臣,也是摄关政治的创始人。877年,藤原基经成为阳成天皇的摄政,在宇多天皇时又改任关白。藤原基经就成为第一个“ 关白 ”。这样天皇幼年或病弱时,藤原家就为摄政,等天皇成年亲政后,就任关白,摄关政治就成为定例延续下来。摄关时代是藤原氏北家的全盛时期,就连天皇废立也要出自藤原家的裁可。所以藤原家也被称为“ 摄关家 ”。
摄关对天皇来说等于把政权拱手相让,天皇不甘于这种局面,因此天皇发明了 “ 院政” 与摄关抗衡。院政开始于白河天皇时期,白河天皇在位13年,他在1086年主动退位,传位给太子崛河天皇,新天皇当时只有8岁。白河天皇退位后就出家为僧,称为 “ 法皇 ” 。法皇以太上皇的身份设立院厅,任命属官,配置武士,继续执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 摄关家 ” 把持朝政的局面。后来的鸟羽天皇和后白河天皇也仿效这个办法。直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院政才宣告结束。
摄关和院政是平安时代最大的政坛特色,也是日本从律令制国家向武家政治转变的时期。
《太阁立志传》这个游戏里,新武将登陆中有一个武将出身的选框,其中有三个选项:平氏、源氏、藤原氏。这其实就是摄关、院政相互斗争时期,把持朝政的三个氏家。
匿名回答于2020-02-29 1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