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0-11-28 20:35:59
中华[China]
拼音:zhōng huá
解释:中原华夏大地,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后也借指中国,以及由中国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团体、地区等等。
名词解释:“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自古有之,又称中原、中土,在古代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地区,又代表着创造这一先进文明的汉民族。1912年,中华民国将其加进国号,从此“中华”又有了现代国家的涵义;而在地理方面“中华”已经不只是指代中原地区,而是整个中国的疆域;民族方面也不只是指代汉民族,而是生活在中国疆域内的所有民族,还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裔。
匿名回答于2022-02-03 19:34:08
2【黄帝子孙】:黄帝: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黄帝轩辕氏的子孙后代。指每个中国人或所有的中国人。
3【炎黄子孙】: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匿名回答于2022-02-03 20:25:06
【拼音】: zhèn xīng zhōng huá
【解释】: 原 为 孙 中 山 在 建 立 兴 中 会 时 提 出 的 挽 救 国 家 危 亡 的 口 号。现 指 奋 发 图 强,使 祖 国 更 加 繁 荣 强 大。
【出处】: 孙 中 山《兴 中 会 章 程》:“是 会 之 设,专 为 振 兴 中 华、维 持 国 体 起 见。”
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前赴后继。这一口号仍然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匿名回答于2022-02-03 22:34:07
中流砥柱:原指立于黄河之中的砥柱山,后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最早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物华天宝:意思是指各种珍美的宝物。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如日中天:意思是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出自《诗经·邶风·简兮》。
匿名回答于2022-07-02 2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