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有阶级性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同,有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人民服务,而资本主义道德唯利是图,不顾及他人利益。
匿名回答于2021-09-17 21:17:07
例如一个名满天下的人,他的号召力,他的言行举止就应该要更加规范,更加严谨,需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但普通群众,我们要求就不会那么严格。
例如富人的孩子,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我们就会要求他应该要懂得分享;但是一个贫民窟的孩子,手上只揣着一颗糖,怎么可能还要求他要懂得分享?因此不同阶级,道德准则的轻重度还是会不同吧。
匿名回答于2021-09-17 21:29:20
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大量的道德是阶级的道德,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阶级社会不过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经济关系必然制约影响整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然包括道德。
这种不同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不同的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差别和对立,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各个阶级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需要把道德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匿名回答于2021-09-17 21:21:50
第一,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道德的社会性主要是指道德与人类社会共始终,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和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之中。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认为买卖奴隶甚至处死奴隶都是道德的,而奴隶阶级则把反对奴隶主虐待、争取做人的地位看成是道德的。封建社会官僚地主则把维护封建制度的“三纲五常”作为他们道德体系的核心。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看作是道德的。
第三,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共同性。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也存在着连续性、继承性和共同性。
匿名回答于2021-09-17 21:26:21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理规范,如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认为剥削农民是正义的天经地义的事,农民阶级认为是非正义的,羞耻的。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道德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说道德有阶级性。
匿名回答于2022-07-09 02: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