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人之初性本善谁提出的?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性善论的观点

第一,人是可以为善的,至于有人为不善之事,不是他的心本来就坏,而是心坏掉了。因为在孟子看来,人人天生都有一颗善心,不做善事是因为没有好好体察自己的善心,所以说心的本质不坏,而是在欲望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坏掉了。

第二,人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善端是为善的能力或潜质。这种潜质决定了我们可以向善的方向发展。这四种心对应着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仁义礼智,所以孟子一直鼓励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

第三,“善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人出生的时候就有的,是人的本性和天赋,别人是夺不走的,而自己却可能丢掉。因为这“四端”就藏在人的心里,所以,人往往习以为常没有好好去思索去探求。

第四,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善有不善的千差万别,原因是有的人并没有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端发挥出来,白白浪费了我们的天赋。

第五,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而人的法则就是追求美好的品德。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00:07:23


人之初,性本善,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观点,其代表人物是孟子,也就是说性善论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人性问题一直是长久争论的一个问题,儒家主张性善论,因此注重对人的道德教育,在国家的治理上也强调的是德治。与之相对立的叫做性恶论,它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在国家的治理上主张严刑峻法。

匿名回答于2021-09-27 00:11:0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