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莞尔,莞然,苇莞,微笑。用作人名指积极向上,万事如意,笑容甜美。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0:56:10
郡主的历史
东汉时期诸王之女封乡公主、亭公主,但也有特封为县公主者。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肃宗唯特封东平宪王苍、琅邪孝王京女为县公主。其后安帝、桓帝妹亦封长公主,同之皇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女有封郡公主(北魏河内公主、北齐扶风公主)、县公主、乡公主、亭公主(升迁亭公主),简称县主(刘宋彭城王刘义康女,始宁县主、丰城县主,益阳县主,兴平县主)、乡主(曹魏德阳乡主、北魏安阳乡主)、亭主(曹魏长乐亭主)之称谓。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0:56:14
格格,满语,意为小姐。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为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
“公主”这个词语产生于西周时期,当时《公羊传》一书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所以叫公主。在当时,诸侯国的女儿也叫公主。
到了西汉的时期,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并且设置了“县公主”制度,这是赋予公主的一种权力,等同于各诸侯,县公主又叫县主,诸侯的女儿叫翁主。
到了东汉的时期,皇帝和诸侯的女儿都叫公主。两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时候,皇帝的女儿统称为郡公主,也叫郡主。从唐朝开始到明朝,皇帝的女儿统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统称为郡主,亲王的女儿统称为县主。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1:02:07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1:01:05
春秋战国时期的王的女儿称为姬。比如赵国的国王的女儿叫做赵姬。而汉朝国王的女儿则被称为郡主。因为那个时候的诸侯大多封地为一郡之地。清朝的阶段,皇帝的女儿又有称公主或格格的。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0:56:16
等到清朝,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之女称多罗格格,即郡君。贝子之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位低于贝子的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亦称格格,即乡君。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1:01:04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1:05:14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0:57:54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0:56:25
王就相当于是皇帝,皇帝的女儿可以是公主,但也可以封郡主,而宗王的女儿可以是郡主,也可以是公主,还可以什么都不是。侯爵的女儿也可获得郡主甚至是公主的封号,没有的话成为“小姐”就可以了。
匿名回答于2022-01-30 20: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