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历史大事记载
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同治八年(1869)三月十六日,中俄签订改订俄人陆路通商章程,共二十二条,将原规定运往天津的俄国货物在张家口“酌留十分之二”改为“酌留若干”,允许俄商在蒙古各地任便贸易,一概免税,并不限于“小本营生”。
遵义教案发生
同治八年(1869)五月初五日,贵州遵义府居民因不满教会欺压,打毁法国教堂、学堂、医馆等,杀死教士赵司铎,并传知府属,不准再行习教。事发后,八月二十九日,法国公使公淑亚致函总署,要求撤调、审讯贵州巡抚曾璧光。九月初五,清廷命李鸿章负责查办遵义教案。后因李鸿章忙于镇压回民起义,同治九年(1870年)五月,清廷又命成都将军崇实驰赴贵州,与曾璧光一同办理此事。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遵义教案才彻底清结,中国赔银七万两。
匿名回答于2021-12-28 07:10:14
匿名回答于2021-12-28 07:31:03
同治是我国清朝第十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1862年-1874年),始于1862年(同治元年),至1874年(同治十三年),共十三年。以下同治年的公历农历对照:
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年;
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年;
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年;
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年;
同治五年,1866年,丙寅年;
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年;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年;
同治八年,1869年,己巳年;
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年;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年;
同治十一年,1872年,壬申年;
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年;
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年。
匿名回答于2022-07-07 00:38:50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徐寿想把俄国的元素周期表引进到中国,但他又不知该如何用汉字来表示这些生僻的元素。恰巧这时,他在偶然之间发现一本朱氏家谱,其中有许多带金字旁的生僻字,有的甚至与周期表中的元素发音几乎一致。大喜过望的徐寿遂直接借用家谱中合适的汉字,同时又创造了一部分汉字,最终让国人逐渐了解了元素周期表。
匿名回答于2022-10-26 03: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