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农历是指的阴历还是阳历的?

农历,是中国现行的近现代历法,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因使用“夏正”,古时称为夏历。

农历是1970年以后使用新的历法,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每个农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变化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阴历部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即回归年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匿名回答于2022-10-17 00:37:33


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我们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在制定历法的过程中,既考虑到了太阳的运行,也有着对月亮的观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历法,对指导我们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时很有帮助

匿名回答于2022-10-17 00:39:28


农历是阴历,我国的日历有两种计法,即是一种用阴历,这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的方法,是以月亮圆缺一次来计算一个月的。

另一种是阳历,这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就是公元多少多少年。

匿名回答于2022-10-17 00:40:26


农历指的是阴历,中国的历法一直使用的是阴历,从秦朝、汉朝唐宋元明清都使用的是阴历。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从1912年(民国元年)才开始使用阳历。

匿名回答于2022-10-17 00:41:00


1.农历指的是阴历。(得出结论)

2.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华历、夏历、中历、等名称。(原因解释)

3.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另外,农历是以华历(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内容延伸)

匿名回答于2022-10-17 00:37: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