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用井底之蛙和夏天的虫子来比喻一些见识短浅,还妄自尊大的人。
井蛙和夏虫,本身就含有贬义,而雄鹰、鸿鹄含有褒义,常用来比喻见多识广,志向远大的人。
这两类人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带走一定的讽刺性。
现实生活中这两类人都是有的,但这也有一定的规劝性,规劝人要谦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庄懂,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要妄自尊大。在头条里有许多大师,是真正的雄鹰、鸿鹄,见多识广,他们发表的那些高深的知识,使我羡慕。在“悟空问答”里,有非常多的问题,我一无所知,而他们回答,得心应手,实在佩服!这时才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了!不努力不行啊!
匿名回答于2021-03-07 19:07:09
匿名回答于2021-09-04 06:21:44
翻译成白话就是:蛙在井中,受生活空间所限,理解不了大海的波澜壮阔;虫生夏季,受生存时间所限,理解不了寒冬的冰冻冷冽;士居乡曲,受智识教养所限,理解不了高大上的思想。
匿名回答于2021-09-04 06:23:15
释义用法 :昆虫寿命短,只能活一夏天,一到秋天就死了,所以对它说起冰,它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后用此典形容人无知无识,不可理喻。
匿名回答于2021-09-04 06:23:28
匿名回答于2021-09-04 06:37:21
意思是对夏天生死的虫子,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
如《资治通鉴晋纪五惠帝》中有以下故事,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曰: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也是说统治者不知老百姓的疾苦,无法和他沟通。
匿名回答于2021-09-04 0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