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故乡的雅称?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故乡”一词,赐予许多雅称。

  桑梓 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后用作对故乡的代称。柳宗元《闻黄鹏》诗:“乡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

  家山 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

  梓里 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

  故国 杜甫《上白帝城二道》:“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

  乡井 崔桐《酬李补阙雨中寄赠》诗:“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乡关 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乡国 苏轼《游寒山寺》诗:“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客人多。

  ”

  乡邦 鲍照《还都口号》:“君主迟京国,游子思乡邦。”

  乡曲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故土、家乡、母乡,归根等等。

匿名回答于2021-11-21 08:07:05


在中国文化世界里故乡有多种的雅称:桑梓、故园、乡关、梓里、枌榆等。

匿名回答于2022-06-30 08:12:09


故土、田园、故我、老家、故里、梓乡、乡里、同乡、家园、闾阎、乡亲、州闾、梓里、闾里、桑梓、家乡、家山、故国、故园、枌榆、梓里、乡关、乡井、乡国、乡邦、故国、乡曲、家乡、本乡、

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对第二种义项,一般称为“第二故乡”。中国古代对故乡有许多雅称,常见的有桑梓、家山、故国等。

匿名回答于2021-11-21 10:29:42


答: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对第二种义项,一般称为“第二故乡”。中国古代对故乡有许多雅称,常见的有桑梓、家山、故国等。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故乡”一词,赐予许多雅称。

故囯等,古时人们常用桑梓代指故乡,古代一般家庭房前屋后都栽种了桑树和梓树,桑树的叶子可以养蚕,枝干可以制作器具;梓树的枝条可以制成药材,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桑梓一词代指故乡,家乡。在文人墨客文章里,经常出现桑梓一词指代故乡,比如蔡文姬的《胡家十八拍》一文中运用了桑梓一词,柳宗元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等。

匿名回答于2022-07-02 06:37:03


故乡”别称:“桑梓”、“故园”、“枌榆”、“梓里”、“故里”、“乡关”。

1、故乡”从来就和学者文人结下难舍难离的不解之缘。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江淹《别赋》中:“视乔木兮故里,诀北梁兮永辞”;柳宗元《闻黄鹂》中:“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2、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多少游子和文人对故乡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唱和感怀,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家国故乡情结。


3、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中国古代对故乡有许多雅称,常见的有桑梓、家山、故国等。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03:03:45


故乡的别称有桑梓、故园、乡关、梓里、枌榆等。


1、桑梓


【解释】: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出自】:唐·柳宗元 《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译文】:乡禽什么事也来这里,令我生心想起故乡。


2、故园


【解释】: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出自】:唐·李频 《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译文】:为什么一告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3、乡关


【解释】:是指故乡。


【出自】:唐·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只见江上烟波浩渺,使人心头涌上无限乡愁


4、梓里


【解释】:指故乡。


【出自】:宋·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旧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


【译文】:过去山同梓里,受到月旦、早已平章。


5、枌榆


【解释】:泛指故乡。


【出自】:司马迁·西汉《史记》:汉高祖刘邦初得天下大定,诏令:丰治枌榆社,并按时祭祀。


【译文】:汉高祖刘邦刚刚得到天下大定,下诏命令:丰整修枌榆社,并按四季祭祀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06:53:5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