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古塔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大体相同,一般有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构成。佛教舍利塔一般都建有地宫,以便埋藏舍利和供奉物品;塔基是塔的基础,塔身是塔的主体部分,塔的种类也是通过塔身的形制来区别划分的。塔身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塔身的层数多为单数(如一、三、五、七、九……);塔刹是塔身顶部的相轮等饰物,“刹”是梵文的音译。古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体可分为木、砖石、金属、琉璃等几种。
洛阳文峰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用方形青石砌成,每边长6.8米,高3.3米,塔基和塔身之间嵌有铸铁,以保持整座塔的牢固性。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从第一层至第九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长3米。一至八层向北各开一弧形拱门,可向外望,门上皆有题额;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弧形拱门。塔刹已被毁。一层拱门两侧原有对联一副,左侧半副字迹可辨:楼九尽云通天尺。
文峰塔总结了唐宋以来各种砖塔结构形式的优点。塔身外壁用砖砌筑,塔的中央又砌筑一个砖塔心;每层之间建有木质楼板和木质楼梯,可盘旋而上,后楼板、木梯毁于战火。为什么叫文峰塔?原来在塔内第一层供有文昌,第二层供有魁星。文昌,又称文昌帝君、文曲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魁星,即“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有“魁星点状元”之说。古人建造此塔有“祈福赐恩”、“益国安民”、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之意。
文峰塔是洛阳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人们登临塔顶,除有“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慨叹外,更多的是纵目河洛大地的壮丽景色。为保护古塔,今塔门已封。
2011年夏天,晌午饭后突降大雨,雷电声把塔顶的圆形石灰球振落下来,吓的人们连声叫喊,由于年代久远,塔身及其塔顶巳出现风蚀剥落、掉砖四溅、落石造成周围人们时常受伤,非常危险,在塔下的蛮子院住户出行也多有不便。院里群众曾经常呼吁和拨打市长热线.反映问题。当年7月洛阳电视台对此现象走访了塔下老住户阮克俭等人,节目播出后引起文物部门关注,不久文峰塔开始全面维护加固。半年后文峰塔修缮工程主体完工。
2014年10月,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正式启动、 2017年4月10日,洛阳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区正式开园迎客,至此洛阳文峰塔景区用了不到6年时间,从一座危塔成为了一个景区的核心。
匿名回答于2019-04-01 0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