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地位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2-11-10 01:33:56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匿名回答于2022-11-10 02:04:54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迹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叠嶂图》卷、元贞元年(1295)作《鹊华秋色》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皇庆元年(1312)作《秋郊饮马》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匿名回答于2022-11-10 02: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