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制按照大的概念来分,前后分为两套体系,即元丰改制前和元丰改制后(武选官其实分政和前、后,但这里就不那么细分了)。总的来说,元丰改制前比元丰改制后要复杂。宋代官制的设计理念在笔者看来是遵循了细分、细致的原则,将一个官员身上许许多多的官职要素全部拆开,分门别类地往官员头上按放,就像从七八个篮子里各取出一个球,然后这些球排列组合就成了这个官员的头衔。当然,细分细致的结果就是等级、工资、政治地位、职事等全面分开。
明代官制总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其等级、工资、政治地位和职事基本是通过一个核心官职来明确的,尽管在实际情况中我们会发现存在工资、职事分开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工资和职事都是合一的。
二、具体官制体系的不一致
(一)宋代的阶官体系为一套,而明代则是多套
无论是明代还是宋代,文武官阶的区别是肯定存在的,这点我们要承认。但我们要看到实际情况是:宋代文选官都共用一套升迁体系,无论是选人、京官还是朝官(此处特指官阶),你的差遣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宰执,其体系也是归属于文选官的体系里的;武选官也是如此,宦官、勋戚、宗室,到了诸司使副以上全部用一套体系升迁。然而在明代并非如此,明代对京官和外官有着严格的区别,京官普遍在待遇和地位上高于地方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明代布政使是“升”为巡抚的,当然这个并不意外,但从布政使(从二品)到佥都御史(正四品)巡抚也叫升,这是不是很神奇,然而在明代人看来这就是升,所以可以这么说,明代在阶官体系上并非全国统一的。
(二)官职使用的开放程度不同
明代对于官职的使用比较谨慎,一般情况下主要给散官、职事官、勋,有的甚至连散官都不发。而宋代基本能用的都用上了,官职类别包括散官、寄禄官、职(武选官没这个)、差遣、勋、爵、检校官、功臣号、宪衔等等等等。这其中尤以爵位最具有代表性。
明代的爵位除了太祖、太宗(对我还是称呼他为太宗)批发的那一批之外,主要的成分是外戚及其后代,还有一帮子祖上是投靠的蒙古人的人,其他的文武官员想要拿到爵位比登天还难,强悍如张居正也不过是活太师而已,爵位更是没有他的份。而宋代,只要到达一定级别,肯定会给你发爵位,起步价是开国子,一路到国公(你只要够能耐),厉害一点的郡王、国王也是可以有的。
明代的爵位与工资直接挂钩,一般拥有爵位的人,都会被明确俸禄多寡(同样是伯爵,俸禄多寡也是不一样的)以及本色多少、折色多少。宋代的爵位跟工资没太大关系,只有食实封,每户每月25文钱还有点关系,宋代官员的工资主要还是跟寄禄官有关。
总的来说,如果用阎步克教授的观点来看,明代似乎更倾向于爵本位的体系,而宋代则是官本位体系。
(三)官制使用灵活程度上的差异
明代的官制相对来说比较死板一点,比如要降官,必须将之降到一个同品的实职上去,比如我记得有一些给事中被贬斥,就是贬斥到实职的县丞上去。然而宋代的官制允许你在拥有俸禄的同时并没有差遣,如果一个转运使被贬斥,可以让他带着右司郎中的阶官滚去提举宫观。明代甚至于为了减少官员升迁的频次,故意以“久任”为借口,将官员长期的放在一个岗位上不予变动,不予变动的结果就是工资不变、待遇不变,但需要你干很久,比如六年、九年。当然,明代政府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一来反应过来已经比较晚了,二来没有形成很好的逻辑体系,就成了有些干部可以干了六年、九年之后通过提升阶官来提升待遇,但是差遣仍然不变,比如知府提升为“参政、仍掌府事”这种类别。宋代完全不存在这种事情,一个官员如果活得够长,他的阶官可以跟宰执一样高,但他的差遣就不会了,也许就是个知州而已。
三、国家机构的不同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岗位设置的不同,特别是元丰改制前的宋代和明代基本上没什么相似的地方,反倒是元丰改制后的宋代与明代更像一点,故而许多小说以明代的官制理念去描绘宋代官制,就很容易贻笑大方。
元丰改制前,宋代是延续了五代的军政府体系,其机构短小精悍(主要是穷),特别是中枢在侵占各职能部门权力时肆无忌惮,宰执在皇帝的首肯下,将大量的权力集中到手上,许多衙门基本成了摆设。然而元丰改制后,宋神宗出于“复古”以及“个人威权”的考虑,把三省六部这套老古董又重新搬了出来,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到建炎年间,三省再度趋向合一,最后乾道八年干脆三省名存实亡,中枢的宰相直接称为“左右丞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元。
明代的机构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大元,但朱元璋罢废宰相机构之后,实际上君主已经同时兼任政府首脑的职务。从组织机构上来说,明代的中央衙门与元丰改制后的宋代中央衙门类似,分得比较开,六部、九寺、五监(明代没那么多)等基本都有。元丰改制前的宋代中枢体系,除了东西两府及其内设机构外,也不过就是直接下辖的审官院、三班院、流内铨、太常礼院等,以及名义上不隶属但实际上就是宰执下属的三司,另外就是军事机构等,东西是没有那么多的。
匿名回答于2020-11-25 02:24:30
宋制的有抹胸,袖子比较窄。明制的没得抹胸都是交领,并且裙子正前面有一片没得褶皱。
因为历朝历代一些气候人文方面的原因,宋制的汉服比较适合现在春夏穿,明制则更适合秋冬。
匿名回答于2022-05-23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