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若兰:指兰花的香气淡雅脱俗,一般用来形容女子谈吐间的风度和气质。竹里面是空的,人的心胸像竹能容纳;兰花的香气很淡,很清新,人的品性如兰花清雅质朴。 心情是否好,如同静水流深,安静时候的感觉则如同山峦绵延。
虚怀当竹:竹里面是空的,人的心胸像竹能容纳。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出自东晋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集字联。
原文:
朗日和风斯世咸喻;清文盛德古人与稽。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气同山。
译文:
人的清新气质如同兰花香气清新幽雅,人的谦虚的胸怀好比虚心的竹子,人生快乐的情趣,自在恬静的生活就在于山水之间,藏于大自然里。
当清香传过来好像是兰花一样,谦虚就像是竹子。游玩的乐趣在于山,在于水。
竹子象征:高洁,坚贞,正直,秉直
匿名回答于2019-06-18 03:55:52
出自: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入陵墓。
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匿名回答于2021-11-11 18: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