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描述
(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和分布(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地地面起伏状况(势特点)
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 ;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分布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2)自然地理特征- --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等方面概括。
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一-荒漠,荒漠面积广大;
(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 (季节变化、年降水量的多少),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A、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B、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4)河流水文特征- -从流量的大小稳定性、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有无凌汛)、河流流速等方面叙述
长江水文特征: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
长江水系特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
(6)农业生产特征-一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7) .工业生产特征- -- 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日本工业生产特征:日本是世界上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 -;工业部门齐全、结构完整;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尤其是钢铁、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工业原料、能源和产品销售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8)自然资源的特征- -- 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
中国矿产资源特征: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等。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9)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
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如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间存在不协调
(10)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特征-- -分段叙述中国1月份0°C等温线走向:西段弯曲(或与山脉走向- -致),东段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匿名回答于2021-02-04 01:09:24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
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总体分布及疏密状况:通过观察闭合线数值,说出最大区和最小区的位置在哪;通过观察等值线疏密,说出疏密分布位置.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说出凸点沿线数值高低的情况.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匿名回答于2021-12-07 07:49:17
1、点状地理事物:
(1)点的数量、疏密:
①均匀一致;
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
(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
(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
(4)点的动态变化。
2、线状地理事物:
(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
②数值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值);
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3、面状地理事物:
(1)分布范围、方位。
(2)延伸方向。
(3)形状(条带、团块状等)。
(4)面积大小与变化。
匿名回答于2021-12-16 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