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举一个史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观点?

如: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
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6、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7、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没有道义,没人帮他,陈胜吴广有道义,有很多人帮他们。

匿名回答于2022-08-21 06:25:01


秦朝末年,赵高祸乱朝纲,搞的是天怒人怨。天下纷纷起兵反秦。

前有大泽乡起义,后有项羽,刘邦起义,正所谓失道寡助,暴秦很快灭亡。

春秋时燕昭王,锐意改革,礼贤下士,吊民伐罪,乐毅自魏往,邹衍自赵往,燕国很快富国强兵,这就是得道多助

匿名回答于2022-08-19 07:57:02


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例子:商纣王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迫害忠良.周武王大举义旗,四方诸侯纷纷响应,推翻了商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秦朝末年,农民陈胜首举义旗,对抗暴秦,后称王.富贵了的陈胜不仅忘记了少年时的承诺,而且变的贪图享乐,最终兵败被杀

匿名回答于2022-08-21 22:29:06


 7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得民意者得天下。要想得到广大劳动人的帮助,得到他们的拥护

匿名回答于2022-08-23 22:58:4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