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原文】《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典故】春秋末期晋国知伯迫使魏、韩两家围攻赵襄子于晋阳,三年而不下,最终被赵策反魏、韩,遭到围攻被灭的故事。

【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战争的所具备的势(命运、势运),地利指战争的环境条件,人和职战争中与人或伙伴的条件。这里可以看出孟子举例说明了有发动战争的空间和时间条件的一方,不如战争中掌握地理环境条件的一方有利,而有时间、空间条件也好,有地理条件也好,都不如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者的帮助重要。所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永远站在道义一方,则无往而不利。

最好的例子就是隆中对,诸葛亮说天下三分,刘备必会有其一。曹操占天时(汉朝四百年,气数已尽),孙权有地理(江东地险),刘备当时在荆州,无兵无地,但是拥人和(人心思汉)。所以最终开创了蜀汉基业。

匿名回答于2020-05-17 20:52:0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