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在网络在线看视频时的缓冲过程吗?这个过程中就有大量的纠错校验数据,10mbps码率的视频理论上只需要1.25mb/s的速率就能支持,但在线视频的网络传输过程中实际上要加入纠错校验数据,实际带宽要求要大于这个值,所以你会发现网络不好的时候,传输就会中止卡住。音频需要更加实时的传输,基本不会停下,除非连接中断,错了就错了,机制上就是高容错的。
再加上蓝牙音频协议传输的数据流,实际上是有损压缩,还原数据流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合成机制,最终数据流中充斥着各种假信号、噪声等(什么叫有损可扩展?就是在接收终端通过算法把发送端送来的数据流里特定的噪声特征生成为高频信息,这高频是假的),所以你用蓝牙的话,听无损音频仍然比有损音频最终结果更好。无损转成有损,还是比有损转成有损要强那么一丝丝的。
另外就是很多人没有考虑过的是蓝牙音频传输过程中是丢弃掉了时钟信号的。蓝牙是非同步传输的概念,毕竟无线不可能走精准及时的时钟信号,于是乎就需要接收端以自己的时钟基准合成数据流,蓝牙接受终端的芯片外围时钟精度直接影响了合成结果,精度低、相噪大的廉价晶振造成了大量的时基抖动也就是jitter,严重的扭曲了音源本身的特征,解码再去参考模块给的时钟,抖动累积起来不堪入目,所以如果你做过蓝牙,你会发现自带ASRC、PLL机制的解码声音能更好一些,现在也有一些高端的蓝牙传输界面是使用的高精度、低相噪的时钟参考源。
再加上蓝牙最终给了谁去解码呢?如果是用模块内置的Codec,THD、IMD失真之类全都爆表了,雪上加霜。如果I2S或者SPDIF给好点的解码耳放声音能好点,但是问题是,本身的讯源已经是污染失真的了,无论后面多好都挽救不了本质上的问题,那只是本来解码垃圾,换个及格能用的解码声音能听很多而已。
综上所述,蓝牙对音质影响当然是巨大无比的。
如果蓝牙现阶段能有足够的带宽和速率,他就不至于要损失掉原数据,只需要压缩原始数据流加上纠错校验打包送出去可以,就可以做到终端的PCM数据流的MD5、HASH值和原来一模一样,然而蓝牙现阶段就是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未来的无线音频传输归属是更高带宽更高速率的WIFI之类的,不是蓝牙。
等我未来网站和评测机制建立后,我会把当前最先进的蓝牙模块的数字输出测下来,测试他的指标,然后你就知道为什么蓝牙音质那么awful了。
匿名回答于2019-07-07 17: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