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Central Asia)是中亚细亚的简称,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该概念最早由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
中亚的历史特点:影响中亚历史的因素主要是地理和气候。因为干燥,中亚地区不利于种植农业的发展,只能依靠水利便利发展灌溉农业;又因为远离海洋,遏制了贸易流通。因此,中亚地区人口分布不平衡,数千年来都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所并存控制。
中亚的游牧民族与周边的农耕民族长期冲突不断。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显然更适合战争,草原骑兵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单位,但他们的战斗力往往受到内部分裂因素的遏制。穿越中亚的丝绸之路往往会促进游牧民族的内在统一,从而周期性地产生伟大领袖来统一领导所有部落,形成一股强大的近乎不可阻挡的力量。诸如匈人劫掠欧洲、五胡乱华以及几乎征服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都是这样发生的。
公元750年,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消灭石国,使大唐在中亚的势力拓展至阿富汗一带。《两极世界理论》一书认为,公元前300年匈奴帝国的形成到公元745年突厥的灭亡这一阶段,中亚社会形态实现了从部落制到半部落半封建主义农奴制的变革;公元745年突厥灭亡直到近代这一阶段,中亚社会形态实现了从半部落半封建主义农奴制到封建农奴制的变革。
在前伊斯兰化时期和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南部主要居住着操伊朗语族的民族。在这些古代的伊朗定居民族中,粟特人和花剌子模人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斯基泰人和之后兴起的马萨革泰人、阿兰人则过着半游牧的生活。到了公元5世纪,突厥人开始从中亚北部草原南下,进入南部的农耕区,这样的迁徙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0世纪。公元9世纪,波斯人所建立的萨曼王朝统治中亚大部分,促进了突厥人的定居化与伊斯兰化。而在10世纪到13世纪间,突厥人逐步强大,几乎整个中亚都成为突厥人所建立的喀拉汗王朝、加兹尼王朝、塞尔柱王朝的领土,中亚开始了突厥化进程。此后蒙古人入侵,中亚大部分归属于察合台汗国。
14世纪中期,突厥贵族帖木尔以中亚撒马尔罕为中心,建立强大的帖木尔帝国,并四处征战扩张,先后击败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15世纪在帖木尔王朝的统治下,中亚文化艺术一度十分繁荣。此后锡尔河北部的乌兹别克人南下,建立起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取代了帖木尔王朝的统治。
到了17世纪后期,游牧民族、半游牧民族在中亚的优势终结了,火器的大规模发展、军事技术的改进让定居民族取得了支配权。波斯、沙俄、中国(清)以及其他强大的帝国逐步扩张,18世纪,中亚大部分成为波斯的势力范围,此后沙俄后来居上,通过俄伊战争击败了波斯,到19世纪末,沙皇俄国已经占领了中亚大部分土地。蒙古独立建国,但却成了苏联的卫星国。阿富汗斯坦则是一个深受苏联影响的国家,并在1979年遭到苏军入侵。
苏联所控制的中亚地区开展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同时也伴随着对本地文化的压制,并带来环境问题。成百上千的中亚居民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丧生,由此造成了长期的民族关系紧张。此外,苏联的民族安置政策将成百万的人口迁入西伯利亚和中亚,有时甚至是整个民族的迁移。按照Touraj Atabaki和Sanjyot Mehendale在2005年出版的《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transnationalism and diaspora》一书的说法,在1959年至1970年间,有两百万来自苏联各地的人口被迁入中亚,其中一百万进入哈萨克斯坦。"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获得独立。但在独立后的早期,前共产党官员依然掌握着权力,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称得上是一个民族国家。但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蒙古国,官方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政府依然维持着苏维埃体制。
匿名回答于2021-06-13 03: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