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通过学历认定或考试取得。执业资格通过考试方法取得。
2017年9月12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文件将职业资格重新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主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管。
匿名回答于2019-06-07 20:38:49
准入类职业资格是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职业,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所谓准入类职业资格,是指对从事一些比较复杂或特殊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包括职业院校毕业生,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换言之,无此类证书,不得上此类岗位工作。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是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制度。当前我国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等级分为五级,包括:五级(初级技能)、四级(中级技能)、三级(高级技能)、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准入类说白了就是持证上岗,没有证书就排除在门外了,专业性强,代表专业的综合素质。而水平类证书,说白了你没证书但你能干这个活,只要客户认可就行,但实际上工作中一般都要求有证,无证者,待遇和就业都受到影响。
调整为水平评价类的职业资格不再实行执业准入控制,不得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从事相关职业强制挂钩;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再实行注册管理 ;取得资格人员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不再将职业资格管理与特定继续教育和培训硬性挂钩。
匿名回答于2021-11-20 19: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