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寺庙都是晨钟暮鼓,张继当年听到的为什么是夜半钟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枫桥夜泊》里面的名句。这首诗里面提到的“寒山寺”,在姑苏城外的枫桥镇(现在的姑苏区),最早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始建于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多次火毁,多次重建。因唐代寒山和拾得二位高僧,曾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故更名为寒山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颇多,有《枫桥夜泊》的石刻碑文,有寒山、拾得二位高僧的石刻像,还有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等。可以说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华古刹。《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

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梵钟是佛教的法器,佛教的一切法事活动和佛家的日常生活都以梵钟为令。

早上敲钟叫做“开静”,击破长夜的昏沉,叫醒熟睡的僧人起床做早课;晚上敲钟叫做“止静”,提醒僧众该休息了,同时也可以超渡那些幽冥的苦难。这就是“晨钟暮鼓”。这个钟声每次要均匀的敲击一百零八下。一百零八代表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无名烦恼。敲钟偈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其实他听到的钟声应该是每天子夜报时的钟声。寒山寺子夜报时的钟声,与别处不同。这里的和尚每天要在夜里十一点四十到凌晨零点之间,均匀地敲击一百零八下。最后一下正好在子夜与凌晨相交的瞬间。千年寒山寺中那千年的梵钟声,穿透历史长河,悠悠而来。

那声音圆润洪亮,浑厚绵长!它将带给芸芸众生平安吉祥!

匿名回答于2019-07-23 08:17:17


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里面有一句诗词叫:"姑苏城外寒山寺,夜钟声到客船。‘’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他在半夜的时候听到了钟声。

我们知道寺庙平常都是晨钟暮鼓,那么为什么张继当年能听到半夜的钟声?首先说起晨钟暮鼓,其实是在早上撞钟,再往击鼓,以此用来报时,称之为晨钟暮鼓。

其实,张继听到的钟声叫定夜钟。说起定夜钟,我们就不得不讨论另一个问题,他当时所到的寒山寺,寒山寺名字的由来是当时唐代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来此住持,所以将此地更名为寒山寺。因其位于苏州,所以入乡随俗,在当时苏州有夜半撞钟报时的习俗。所以当张继经过此地时,就听到夜半他们所撞钟报时,因此就有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其实说起张继这个人,他的诗歌爽朗机遇对后世影响很深,好靓说起他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枫桥夜泊》。

匿名回答于2022-02-28 09:06:0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