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匿名回答于2022-01-27 15:43:24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三部分都因音乐而得名,“风”指的是土风,民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这一篇国风周南中的《关雎》就描写了周南地区少男少女的初恋爱情。
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豆蔻少女怀春,翩翩少年动情,是一首以爱情主题的诗歌。
匿名回答于2022-03-17 04:47:23
《关雎》是《诗经》“四始”之一。《诗经》“四始”指国风、小雅、大雅、颂四部分各自的第一篇,国风第一篇是《关雎》,小雅第一篇是《鹿鸣》,大雅第一篇是《文王》,颂第一篇是《清庙》。
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关雎》被作为人伦教化的典型来解读传授。《毛诗序》开篇便阐明了这首诗的意义:“《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毛苌是汉代传授诗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理解《诗经》都要建立在他的阐释基础之上,他为《诗经》作的序言被称为《毛诗序》。
毛苌认为,国风的风是讽喻劝诫,《关雎》篇是在劝诫夫妇之间应该遵从怎样的伦理道德,夫妇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夫妇之间关系稳定就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基本稳定。
《关雎》篇具有引导伦理道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因而会被放在《诗经》的开篇。
匿名回答于2022-03-17 2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