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后藏五色宝土,前拥“人”字河。
四周围绕着雄壮起伏的罗汉护法山,壮观的大庙峡、香炉峡,受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是一个绝妙、殊胜的吉祥之地。
因公元2003年4月26日上午9时至下午15时佛光山上空出现“日晕”天象。
七彩光环围绕着太阳,古寺正前方和正后方还都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十分绚丽。
当时丰盛古寺正在热烈迎请从九华山而来的诸佛、菩萨。
当日清远市有近100万人有幸目睹这一千年盛景奇观。
那天清远市电视转播了吉祥“日晕”天象,次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清远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此盛况奇景。
佛光山丰盛古寺因此而名扬天下。
古寺占地面积约1100㎡,寺院内现存大量原古寺的牌坊、功德石碑、石柱、香炉等。
其牌坊“丰盛古庙”石雕字样仍十分清晰、刚劲有力,上刻“道光五年沐浴弟子众信仝立”等字样。
其功德碑清晰记载有385户人家共同捐银612两2钱9分于道光五年秋天重建。
寺院右前方有一棵十分有灵气的千年古榕,据植物学家分析,该榕树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树被当地人民爱称为“丰神树”。
群众常在古榕树下上香朝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香火延绵不断。
该寺院前身为“丰盛古庙”,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朝道光5年(公元1825年)。
解放后50年代初该寺院的常住僧人就离散了,但有当地的居士常上香朝拜。
文化大革命时期该寺院的建筑和菩萨被严重毁坏,后又被当地供销社作为仓库长期占用。
当地人将观音菩萨移到古榕树下继续进行上香参拜。
古寺院的左前方原建有九层佛塔。
当地人叫文笔塔,塔前有座石碑记载着当地抗倭民族英雄吴光亮镇守台湾时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石碑现仍存。
与古寺院遥相呼应,但可惜佛塔也在文革时被毁。
2002年9月,刘文清先生提议恢复重建古寺院,并请来文觉、印茂、宏行法师前来组织重建丰盛古寺。
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当地众多居士、群众及各路大德的共同响应和拥护,纷纷表示支持。
2003年7月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下发(2003)168号文正式批复同意重建丰盛古寺。
在上级宗教主管部门支持下,在印安、印茂、文觉等法师和刘文清先生及众多居士、群众、各路大德共同发心努力下,丰盛古寺的重建较为顺利。
预计2004年10月举行佛光山丰盛古寺的开光大典,届时将邀请广大佛弟子及十方善信光临盛会。
佛光山丰盛古寺的建成给广大善信提供一个良好的宗教活动场所,也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国家繁荣、人民安康,消除灾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匿名回答于2021-06-26 07: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