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匿名回答于2022-11-10 20:23:31
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
1.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2. 【示例】:为让人们吃透精神,他条分缕析,举一反三,那慢条斯理的话语,犹如工笔画般细腻。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
相关例句:
1、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2、她无论和谁讲话都是慢条斯理,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3、事情都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你还慢条斯理的。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
1. 【解释】: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2. 【出自】: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3. 【示例】:公路在山上盘旋,车子不慌不忙地打着圈子。 巴金《旅途杂记·成渝路上》
反义词:雷厉风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
1. 【解释】: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2.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雷厉风行。”
3. 【示例】:他那雷厉风行的作风给战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匿名回答于2019-06-08 04:20:15
“慢”,读音为màn,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慢”的基本含义为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如慢车、慢件;引申含义为态度冷淡,不殷勤,不礼貌,如慢待、轻慢。
在日常使用中,“慢”也常做动词,表示怠慢,如慢客。
匿名回答于2022-10-20 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