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涟水战役我军伤亡多少人?

6000余人

涟水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涟水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作战。

1946年10月,进攻华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在占领淮阴(今淮安市主城区)、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和运河交通线后,以4个旅的兵力进攻涟水,企图迫华中解放区党政机关及部队北移山东。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为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掩护解放区后方机关转移,集中第1、第6师和第9、第10纵队及第5旅共28个团迎击。

华中野战军在历时14天的战斗中伤亡6000余人,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牺牲,共歼国民党军8000余人,挫败了其对涟水的进攻。

匿名回答于2021-10-27 18:43:08



6000人左右

第一次涟水战役,敌我双方死伤大致相当,都在6000人左右,我军还牺牲了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

但涟水战役并非全无意义。陈粟在宿迁以北全歼国军整编69师2万余人,蒋介石的爱将、69师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正是涟水战役的顽强战斗,以少量兵力拖住敌军最精锐的74师,换来了更大的胜利。

匿名回答于2021-10-27 18:44:25


6000人

在两淮之战失利后,陈毅,粟裕撤到了涟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整编七十四时又冲了过来,七十四师接连攻占了涟水外围的马厂,悦来集,准备与解放军在涟水大战一场。

尽管陈,粟二人并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但涟水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它不仅是苏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还是联系山东解放区和苏中地区的枢纽,因而陈毅,粟裕不能不与张灵甫争上一争。

还有一个想法则是陈毅,粟裕埋在心中,轻易不与外人言的,那就是他们都想掂量掂量整编七十四师究竟有多少斤两,特别是听说张灵甫穿着缴获来的新四军军服去南京报功,两人更是怒发冲冠,总想着能与张灵甫再次交手,一雪前耻。

为了迎战这位国民党悍将,粟裕亲自布阵迎敌,在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粟裕是超一流的军事指挥家,对付张灵甫,他是花了心思的。

他知道对付张灵甫这样狡猾又凶悍的对手 不能只是单纯的防守,而是得守中寓攻,防线极具弹性,他建议陈毅率部队佯攻宿迁,吸引其他敌军,放七十四师攻涟水,然后集中主力将其就地歼灭。

陈毅批准了粟裕的作战方针,保证密切配合,让他专心对付七十四师。

1946年10月19日,第一次涟水之战的帷幕在晨曦中拉开。

大张旗鼓,不可一世的张灵甫带着整编七十四师全部及整编二十八师一部分兵临涟水城下,分三路对涟水发动正面攻击,张灵甫仗着自己的装备优势,准备直接以力取胜,手里的四个旅竟拿出三个旅一起上,仅留一个旅做预备队。

张灵甫要突破涟水守军的防线,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涟水城废黄河北岸的大堤,七十四师的士兵像发了疯一样对这道防线发动疯狂进攻 ,驻守大堤的战士全部牺牲,战况惨烈至极。

突破大堤后,张灵甫以为涟水城已无险可守,随即命令部队巩固阵地,准备攻城,他这一套是严格按照美国人的军事教材布置的,但给了守城部队以喘息之机,应该说,张灵甫这一墨守成规,也是黄埔将领的通病。

镇守涟水的十一纵司令员成均乘着战斗的间隙进行动员,说来说去一个意思“坚决守住。”

第二天一早,七十四师直接攻城,但城内有一座七层宝塔,解放军在上面布置了大量的火力,对攻城的七十四师部队造成很大伤害。

眼看着日头偏西,张灵甫身边的参谋建议撤下进攻。

张灵甫拒绝了参谋的建议 因为他知道对面的解放军也一定疲惫不堪,他还要赶在天黑前发动最后一轮进攻,看看解放军的神经到底有多坚强。

确实如张灵甫所料,守城部队也在咬牙支撑,这最后一轮的攻击差点让七十四师得手,幸亏粟裕的部下早有思想准备,先把城墙下的敌人堵住,然后再瓮中捉鳖,将冲进城内的敌人一一扫荡殆尽。

随着解放军主力相继赶到城下 ,七十四师便只能知难而退了。

历时十四天的第一次涟水之战就此结束,此战对七十四师影响甚大,因为它太狂妄,如果让他们打疯了,打出了士气,传染到其他国民党军队,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陈毅,粟裕非打赢不可。

但解放军的伤亡也不小,损失高达6000人,花这么大力气,也未将七十四师降伏,不过只要涟水城还在手中,这就是胜利。

匿名回答于2021-10-27 18:51:53


涟水战役我军伤亡5千人

抗战中,该师战雪峰、守常德,与日军交手多次,号称蒋军中的“御林军”。在蒋军中担任兵团司令的李延年,是这么形容74师的:“倘若有10个74师,那必然百战无败绩!”王耀武则表示:“我军之中的能战之师,唯有74师。”

6师在强行军70余里,抵达战区后发现,74师早已占领了西城区。随即,双方再度爆发激烈的巷战。6师多次发起冲锋,均被蒋军的优势火力打了回去。最终,在折损了5000余官兵后,“王老虎”只能含恨下达了撤退令。

匿名回答于2021-10-27 18:55:18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公然撕毁《停战协定》,进攻解放区,整编74师及28师等侵占淮阴、淮安后,又猖狂进攻涟水,妄图切断我华中与山东解放区的联系,保卫战浴血激战14天,在粟裕将军领导下最终取得胜利。

两次涟水战役,敌我双方死伤大致相当,都在1万人左右,我军还牺牲了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

匿名回答于2021-10-27 19:18:2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