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8:06:23
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北宋的统治者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二人被金兵俘虏,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北宋皇室成了金兵的阶下囚,北宋灭亡。
2根本原因
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国家内部出现了问题。 北宋是在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下走向的灭亡。内忧指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加重了国家上下的赋税徭役,使得地方官员贪污更加严重,令百姓苦不堪言。
3奸佞人臣
北宋后期奸佞小人当道,统治者被蒙蔽了视听,也是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
4外敌强大
北宋灭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敌人的强大。长期的重文抑武,使得北宋在军事上与金兵实力悬殊。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侵北宋都城,同时控制了北宋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并带走了大批的官员皇族们,北宋自此灭亡。
5丧失天险
北方强大的契丹辽国占据了天险燕云十六州,对南方的中原王朝有绝对的兵种和地理优势,在以后崛起的金国也一样。
6首都地理位置十分被动
中国古代建都往往在西安、洛阳、成都、北京等地,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是凭借天险易守难攻的城市,可开封不是,开封汴梁地处黄河南岸,周围皆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无险可守,这种地理上的先天不足造成的军事劣势是十分致命的。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8:33:30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随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9:48:09
他们一路南下,终于在1127年把大宋的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跟一大批皇室成员劫掠到北方。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1:55:41
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王安石变法为代表的改革,所以南宋初期就开始不断试图清除掉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所有人都不敢再提出改革的建议,改革的大门彻底关闭了;另一个原因是道德堕落,所以士大夫开始强调道德建设对于国家复兴的意义,开启了重回道学的大门。一道门关上,另一道门开启,这就是转向的开始。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8:41:46
1.北宋本身统治者腐化堕落,导致阶级矛盾突出,农民起义不断。
2.敌人太强大。当时面临金人南侵,此时的金国正处于上升期,国力强盛。
3.外交失策。此时北宋更应该联辽抗金,可最终却联金灭辽,使北宋直接暴露在金国的铁骑之下。
4.黄河治理失败导致军事防御建设一塌糊涂,没有起到拖住并消耗敌人的目的。
5.国策不合理。北宋立国就制订崇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人地位很低,没有出现优秀指挥官。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19:55:03
四月,金军抢夺大量的财物,带着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大臣等3000多人北归。
匿名回答于2021-06-25 21:03:45
一、缺乏北方屏障。
首先,五代十国时期幽云十六州等战略要地的丢失,使得宋朝先天地失去了抵御北方民族进攻的一道屏障。宋朝建国之初曾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两次用兵都以失败告终。
其次,定都汴梁地理位置十分被动,汴梁地处黄河南岸,周围皆是一马平川的平川。
二、北宋军事制度的缺陷。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发生唐朝因地方军阀坐大而最终灭亡的现象,在国家边患未除的情况下,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军事将领的兵权,以文官带兵,造成军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荒唐局面,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三、北宋财政制度的缺陷。
北宋要求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解入中央,地方毫无积存。这样,当发生外敌入侵时,地方便无钱无粮组织抵抗,只能坐等中央救援。
四、士族制度的衰落。
经过唐朝之后,士族制度可以说从根本上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取仕,凡要进入官场,必先经过寒窗十载的苦读。士族制度有其先天缺陷,但也具有一定优势,士族家庭子弟在从政前,受家族的熏陶,大多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而科举取仕使得一部分毫无政治经验的寒门子弟一夜之间身居高位,难免目光短浅,造成吏治混乱。
五、理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兴起后,更强调礼对世俗社会的约束,要求礼制从一家一户,一言一行做起,要求礼下庶人,“熟讲勉行,切于人伦日常之用”,从而实现崇化导民的目标。当民间生活也被纳入到礼的范围内以后,尚勇的精神、侠的精神也就消失迨尽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就会相应下降。
六、岁币导致的恶性循环。
北宋对外战争连连失利,不得不大量输出岁币,而大量的岁币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频繁暴发的农民起义又不断消耗着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对外战争新的战败。
“战败--赔款--百姓负担加重--农民起义暴发--镇压农民起义--战斗力削弱--对外战争失利”,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恶性循环中,北宋的国力、军队的战斗力被消耗殆尽,必然要走向最灭亡。
七、外交上的短视。
主要表现在北宋面对日益强大的金国,相信金国“联手消灭辽国,然后北宋收回幽云十六州”的谎言,联手灭辽、直接面对强金,并暴露自己孱弱的实力。北宋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合纵抗金,而不是与金连横结盟,这样才能维持一种平衡。
八、国防资源的缺乏。
中国的地形特征决定了北方作战,必须要以骑兵为主,但由于塞北及西北出产良马的地区,都不在北宋手中,结果北宋只能把马寄养在民间,平时耕种,战时出征。这就造成马的品种低下,缺乏训练,一到战场上,很容易战死。
九、其它原因:
1、北宋后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朝政腐败。
2、金统治者励精图治,女真族骁勇善战,灭辽后实力大增。
匿名回答于2021-06-26 00:57:13
1、制度缺失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开始压制武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导致强干弱枝,守内虚外。为防止兵变频繁轮换驻防部队和将领,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最终结果就说大宋军队作战能力的弱鸡表现。
2、幽云十六周大宋永远的痛
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云州就是今天的大同,这是古代中国北部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的屏障,但是被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人辽国。
还有就是北宋定都开封,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没有北方屏障、军队弱鸡、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后进步很快,军事上不管是契丹还是金对宋基本都成碾压之势。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北宋灭亡原因很多。制度问题导致军队弱鸡,历史原因导致自己丧失天险,外部周边国际环境极差遇到的辽、西夏、金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成功的少数民族政权。政治经济方面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都要优秀,军事方面就更别提了北宋基本上是处于被摩擦的身份,最终导致了靖康之耻。
匿名回答于2021-06-26 11: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