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九年(432),出朝担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任都督。荆州占据着上游这一重要地位,物资兵甲占朝廷的一半,所以武帝的各位儿子普遍都在那里任过职,刘义庆因为是宗室的美才,所以特别授予了这一职务。他性情谦虚,刚刚到任和最后离任而去,欢迎和欢送的财物一律不收。元嘉十二年,普遍地让朝内外的臣僚们举荐人材,刘义庆上表推荐前临沮县令新野人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人袭祈、无官人士南陽人师觉授,刘义庆注意安抚人心,州辖以内官长的双亲和老人没有跟随住在官舍中的,一年之中允许三次由官给家里赠送东西。在此以前,王弘治理江州也有这种规定。刘义庆在荆州呆了八年,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安定局面。他写成了《徐州先贤传》十上奏给朝廷。又模仿班固的《典引》写成了《典叙》,用以叙述当朝的美政。
后来改换任江州刺史,又调任南兖州刺史,都兼任都督职务。不久又在原来官号上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他性情简约朴素,嗜好和欲望很少,爱好文章义理,文章辞赋虽然不多,但是足可以作为宗室的表率。他在历次任职期间都没有浮华淫逸的过失;只是晚年供养僧徒耗费颇大。他少年时代就善于骑马,长大以后不再跨马,招聚有才学的士人,不论远近一定设法请到。太尉袁淑的文章在当时最为杰出,义庆在江州时请他为卫军咨议。其他像吴郡的陆展、东海的何长瑜、鲍照等,都有美妙的辞章,他都引为辅佐官吏和国家大臣。他所著的《世说》十卷,撰写的《集林》二百卷,一起在世上流传。文帝每次给义庆写信,常常都是用心斟酌。
鲍照字明远,东海郡人,诗文丰富而俊逸。曾作古乐府诗,文辞很刚健美丽。元嘉年间,黄河和济水都清了,当时认为是美好的预兆。鲍照写《河清颂》,序文写得非常精巧见功力。鲍照原来曾经拜访刘义庆而未被了解,想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您地位还低,不可轻慢大王。”鲍照勃然大怒说:“千百年来,有很多淹没不闻名的英雄人才奇特之人,怎么能够数的过来呢?大丈夫岂能就这样埋没自己的智慧能力,使幽兰和爱好不分,整天碌碌无为,跟燕雀相随呢?”于是献诗。刘义庆觉得此人不同凡响,赐帛二十匹,不久选拔为国侍郎,很受赏识,迁任秣陵县令,文帝又用它做中书舍人,皇上喜欢写文章,自己认为别人没有赶得上的。鲍照倾悟了他的心意,写出文章来,便故意多用些浅薄、重复的词句。当时人们认为鲍照才华已尽,其实并不是这样。临海王子顼任荆州刺史,鲍照任前军参军,掌书记。子顼败亡时,鲍照被乱兵杀死。
刘义庆在广陵生了病,又看到有白虹贯城,野獐进入王府中,他心里十分厌恶这种事,便上书请求回京,文帝准许他解除州上的职务,以原来的官号还朝。元嘉二十一年(440),在京城逝世,追赠为司空,谥号为康王。
匿名回答于2020-12-22 23:11:38